在上世紀的70年代,我上小學的時候,大姐夫常常用一架照相機為家人拍照,多數(shù)照片是未放大的一寸照,盡管小,也是一種留念。
1982年,剛參加工作一年的我,還是每月工資21元的學徒工時,用80多買了一架印出來就是“大”照片的120海鷗4B照相機,由此家人、朋友出行游玩,我都帶新著我的“海鷗”一起去。
過了二年,開始流行彩照了,我的120海鷗4B照相機要想裝“彩卷”就要安一個附件,因沒能買到裝“彩卷”的附件,工作三年“學徒”期滿,月工資34元的我,花220元,在北京西單商場的天津“東方”相機展銷會上,買了全手動135“東方”相機和外置閃光燈。
在女兒4、5歲的時候,一次,我的“東方”相機被女兒當成了玩具,機身內(nèi)的一個定位銷脫落,快門失靈。去西單專修店去修,此品牌的相機已不生產(chǎn)。委托一位在天津照相機廠工作的小車班司機,帶到廠家修理。沒過幾個月,又“癱瘓”。
在帶女兒去鐵壁銀山游玩的前一天,我用《北京青年報》有獎線索二等獎的300元,加上月工資,買了在當?shù)厣坛亲钯F的“傻瓜”全自動理光帶日歷的135照相機(帶日歷功能比不帶日歷多整整100元)。
為了家人使用方便而買的全自動相機,一用就是八、九年。記得愛人的同事借用過一次,是在愛人反復的說服下才借出的。沒過三天,我就催促愛人,讓他快還給我,當年我的120海鷗4B照相機可是連自己的親姐姐都不借的……
到了2004年,市場上出現(xiàn)了200萬、300萬像素的數(shù)碼相機,在看到一個姐們用數(shù)碼相機直接將照片轉到電腦,而不是沖印出來,再經(jīng)掃描儀掃描到電腦再打印,并了解到300萬像素可參加攝影賽活動后,失業(yè)的我,用買斷工齡的補償費,花了4200多元在六部口專賣店買了十倍光學變焦的柯尼卡美能達數(shù)碼相機。
最初使用數(shù)碼相機的日子,我常常把“理光”和“柯尼卡美能達”都帶上,擔心數(shù)碼相機不保險……
轉眼到了2011年9月,女兒要上大學了。為了讓女兒留下大學生活的美好瞬間,我為女兒更換手機時,又為她買了一架十二倍光學變焦的“佳能”卡片機,沒想到,僅過一年,女兒就開始用手機拍照了。
說起手機拍照,前不久有這樣一件事:單位搞活動,我外出,把單位的尼康D60數(shù)碼相機轉交同事,同事說:“不用,這個相機還不如我的手機相素高。”是的,現(xiàn)在是手機在手,拍照攝像、上網(wǎng)全都有。
2001年,從我的第一部“諾基亞1410”手機開始,現(xiàn)在使用的是第13個手機了。前9個諾基亞、摩托羅拉、華宇等直板的、翻蓋的手機,不是摔壞就是淋雨、進水而損壞,第10個智能機開始,除了上一個是因買了6個多月丟了而更換外,其余都是因功能落后而更新。使用智能手機很多時候隨時隨地拍攝,隨時隨地發(fā)送、分享,等不及轉到電腦再發(fā)送。
時代在發(fā)展,我們的生活在變化。智能化的今天,人們不僅能夠遠程監(jiān)控自家的安全防盜,還可以遠程操控室溫、冰箱調節(jié)、遠程烹飪、煮飯等。智能化讓我們從許多家務勞動中解放出來,有更多的時間休閑、娛樂。這日子真是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