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皮鞋 吃蘋果 刷手機

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買皮鞋 吃蘋果 刷手機

——三個“小數(shù)據(jù)”感慨“大數(shù)據(jù)”

一、買皮鞋比登天還難 踩出聲吸引女孩子眼球

每天早上西單商場一開門,我們數(shù)百人就沖進去,可是每一次都是失望而歸。

年輕的讀者會問:這是干什么???

回答:買皮鞋。

“現(xiàn)在皮鞋有的是,買什么樣的隨便啊,開玩笑吧,演電影吧,哈哈……”年輕的讀者可能會感到很搞笑。

這的確是真的——如果穿越到20世紀70年代……

1978年,我20多歲,年輕人都喜歡帥啦,俗話說:腳底下沒鞋矮半截。所以那會兒男孩子穿一雙三接頭兒皮鞋,女孩子穿一個高跟皮鞋可是非常神氣,但是那會兒買皮鞋,簡直是比登天還難??!

愛穿皮鞋的不止我一個人,當時為買一雙皮鞋,每天早上西單商場一開門,我們數(shù)百人就沖進去,可是每一次都是失望而歸。

因為當時皮鞋非常少,每天僅有幾雙,而且馬上就賣光了,有的時候根本就沒有。所以我跑了兩個月都沒有買到皮鞋。

我每天辛辛苦苦去買皮鞋,最后柜臺的售貨員阿姨都認識我了,她看我也挺可憐的,說“這樣吧,小伙子,你也別跑了,有皮鞋我給你留一雙吧!”

大概三個月以后,售貨員阿姨給我“走后門”,我才買了一雙稱心如意的三接頭兒皮鞋,當時穿上皮鞋可神氣了,走路還故意“嘎達、嘎達”地踩出聲音來,吸引女孩子和其他人的眼球。

現(xiàn)在你到商場去看,皮鞋品種、數(shù)量都多比顧客多,可是那會兒是人比皮鞋多。

二、買蘋果居然不賣

“我要買蘋果。”

“不賣!”

看到這,現(xiàn)在的年輕人會也會爆笑說:“現(xiàn)在蘋果恨不得你多買,許多果農(nóng)都發(fā)愁蘋果賣不出去,甚至利用微信、網(wǎng)絡(luò)推銷,蘋果哪有不賣的道理?”

這的確是真的——如果穿越到20世紀70年代……

1971年1月份,我到沈陽空軍當兵,當年春節(jié),我去沈陽市場上想買蘋果迎接春節(jié)解解饞。沈陽的市場柜臺擺了很多蘋果,喜氣洋洋迎接春節(jié)。

我對一個女售貨員說:“我要買蘋果。”

女售貨員回答說:“不賣。”

“為什么不賣?”我詫異地問道。

女售貨員解釋說:“蘋果是為了烘托春節(jié)氣氛擺樣子的,我們蘋果沒有多少,賣吧,就一搶而光了,柜臺空了,春節(jié)市場就顯不出繁榮了。”

我當時很吃驚,因為不管怎么說,我在北京蘋果還是可以隨便買的(當然那時候是全國保證首都北京供應(yīng)了,否則北京也沒有蘋果賣)。

后來女售貨員悄悄說:“這樣吧,看你是解放軍的面子,悄悄賣你一個吧。”

于是她就悄悄賣了我一個蘋果,結(jié)果讓周圍的市民看見了,他們立即圍攏過來也要買。

女售貨員趕緊說:“不賣。”

“那你為什么賣給他?”這些市民有些生氣。

女售貨員解釋說:“人家是解放軍,你們是解放軍嗎?”

這些市民無可奈何,暗淡失落的眼光和轉(zhuǎn)去的可憐背影我記憶猶新,當時我非常難過,眼淚差一點奪眶而出……既感謝售貨員對我們解放軍的尊敬,也感到老百姓過春節(jié)想吃一個蘋果都這么困難。這是為什么???

有人說,那個時候物價低。這是一個誤區(qū),什么叫物價低呢?如果你買的著東西(蘋果),或者不要票、不要證、不要本,才叫物價低(那個年代買肉、買米面、買雞蛋、買油,甚至買火柴、瓜子等等都要憑票、憑本)。

如果你買不著東西(蘋果),而且要憑票、憑本兒證來買而且還不一定買到,而且還排隊買,那就不叫物價低,那是一個虛無縹緲,看得見,摸不著的“蘋果”繁榮市場。

當時買蘋果難,吃蘋果更難。那時候我們吃蘋果是很奢侈的事情,記得我買回那個蘋果后,細嚼慢咽,就是為了體會蘋果香甜的滋味,生怕大口吃下去再沒有蘋果吃了,而且最后我連那個蘋果核都吃下去了,可見當時買蘋果難,吃蘋果更難。

至于什么木瓜、獼猴桃、山竹、櫻桃、火龍果、香梨、丑橘、桂圓、荔枝等水果,別說吃了,當時聽都沒有聽說過。

三、社交軟件各種服務(wù)應(yīng)有盡有

“有微信嗎?互相加一下吧,今后多聯(lián)系啊!”于是雙方互加好友。這幾乎成了人們之間見面的聯(lián)系方式了。

改革開放以前,“樓上樓下,電燈電話”是老百姓的夢想,但是根本不敢想能夠?qū)崿F(xiàn)。那時候老百姓通訊就是靠寫信,有急事就是打電報,私人電話根本不可能。

20世紀90年代初,BB機(尋呼機)開始流行,有的人為了顯示自己有BB機,還故意自己呼叫自己,讓BB機“嘟嘟”響幾聲,以此吸引人們投來羨慕的眼光。后來由數(shù)字BB機升級為漢顯BB機(現(xiàn)在的年輕人不知道BB機為何物了)。

20世紀90年后期,私人家庭電話開始普及, 接下來“大哥大”顯山露水,進入21世紀,手機迅速普及,近幾年智能手機更是鋪天蓋地席卷而來,取而代之的是新型社交方式,如:微信、微博、電子郵箱、QQ、飛信等,我的手寫電話本基本作廢了。

現(xiàn)在的手機不僅僅是通話功能了,智能手機社交軟件各種服務(wù)應(yīng)有盡有,如:朋友聊天、隨時拍照上傳照片共享、網(wǎng)上購物、掃描支付、叫車服務(wù)、查詢車輛違章、查詢股市行情、看病掛號等等。

這種指頭一動,可謂“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事”。

買皮鞋、吃蘋果、刷手機,這些小數(shù)據(jù)帶來的變化,在改革開放以前真不敢想象,可謂今非昔比??!

就是這些“小數(shù)據(jù)”,說明了改革開放“大數(shù)據(jù)”的成績。

4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三天三夜也講不完改革開放取得的巨大成績,任何語言也無法形容改革開放取得的巨大成績,只能說一句話:感謝改革開放!

責任編輯:張弛校對: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領(lǐng)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
京公網(wǎng)安備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10200155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