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現(xiàn)場圖(攝影/王牧青)
4月23日下午,“透過平昌看北京”—北京冬奧組委實戰(zhàn)培訓成果系列大討論活動啟動。這是冬奧賽事進入“北京周期”后,北京冬奧組委匯聚各方智慧力量,全面推進籌辦工作的重要舉措。
北京市副市長、北京冬奧組委執(zhí)行副主席張建東和北京冬奧組委秘書長韓子榮參加大討論活動(攝影/王牧青)
23日的大討論活動分2個專題召開平行會議,包括“就緒:迎接賽時到來的全面準備”和“人性化:奧林匹克大家庭接待與服務”。北京冬奧組委各部門、各業(yè)務領域負責人,北京市、河北省有關部門負責人,相關場館業(yè)主單位和設計單位負責人,其他利益相關方人員等,共百余人參加活動。
討論會氣氛輕松熱烈,匯報人精心準備了PPT等演示材料,既分享宏觀思考,又提供具體而微的案例分析,現(xiàn)場有來有往,冬奧組委領導和普通工作人員都紛紛與匯報人互動交流。
徐濟成分享實習收獲(攝影/王牧青)
北京冬奧組委新聞宣傳部副部長徐濟成在平昌冬奧會旌善高尚滑雪中心場館管理崗位上實習了102天,他向同事們介紹了雪道準備和運行的工作要點,并寫了四句打油詩來做總結,引來同事們會心一笑:水電炮車到位,土洋團隊到崗;天氣預報指路,留足殘奧余糧。
此次為期10天的大討論活動將持續(xù)到5月4日,邀請各相關方面人員參加3個系列、21個專題討論模塊,每個討論模塊對辦賽工作均有很強的針對性、操作性,比如“場館:賽時運行的根本所在”、“奧運村:文化交融與賽事服務的大家庭”、“臨建:把握節(jié)儉辦賽與滿足需求的平衡點”、“運行:場館管理中的有限平穩(wěn)與無限變數(shù)”、“競賽:賽時運行的核心任務”等專題討論,都是有關方面關注和熱議的焦點話題。
會議現(xiàn)場圖(攝影/王牧青)
通過一系列討論,北京冬奧組委將形成固化成果,進一步優(yōu)化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場館設計、賽道規(guī)劃、競賽組織、賽事服務等各項籌辦工作。為保證充分討論,21個會議模塊分別邀請不同方面的人員參與,總體參會規(guī)模將超過1000人次。
北京冬奧組委規(guī)劃建設部的陳瀾是清華大學電氣工程博士,這一次也在平昌實習了102天,崗位是旌善高山滑雪中心場館電力經(jīng)理助理,他以“雪上設施搬運與線纜鋪設”為題向同事們做了分享。
北京冬奧組委規(guī)劃建設部陳瀾(攝影/王牧青)
陳瀾說,完整經(jīng)歷平昌冬奧會和冬殘奧會,讓自己對奧運有了更深的理解,之前可能有誤解的概念都得到很大校正。他和同事們在韓國把每天發(fā)生的大事做成運行記錄,收集了大量數(shù)據(jù)?;貒笠恢彼伎嫉氖侨绾胃鶕?jù)國內情況把在平昌獲得的經(jīng)驗轉化為北京冬奧會場館運行的知識。
和其他參加實習的同事一樣,陳瀾在工作之余,利用晚上的時間整理了大量照片、視頻和文字資料,精心制作了PPT,非常辛苦。陳瀾說,為了這次很有價值也很有必要的大討論,為了中國舉辦的第一屆冬奧會,犧牲一點晚上的時間,同事們都非常樂意。
北京冬奧組委人力資源部部長閆成表示,通過這次大討論,希望平昌冬奧會的經(jīng)驗、教訓、問題都成為北京的教科書。
閆成說:“他們取得的經(jīng)驗,好的我們要傳承,他們出現(xiàn)的問題,我們一定要避免,他們沒想到的事情,站在他們的基礎上,我們要盡可能做得周全。目的就是讓我們北京的冬奧會成為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奧會。”
2017年11月至2018年3月,北京冬奧組委抓住韓國平昌舉辦2018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有利契機,開展了冬奧會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用時最長、參與覆蓋面最寬的一次跨賽時學習活動,累計派出254人赴平昌參與實戰(zhàn)培訓。其中,派出41名業(yè)務骨干到平昌冬奧組委開展為期1-4個月的頂崗實習,派出144名觀察員參與國際奧委會、國際殘奧委會組織的官方觀察員項目,派出24名專業(yè)技術人才參與了體育管理、轉播服務、技術演練等專項實習,協(xié)調支持贊助商、業(yè)主單位等利益相關方派出45名工作人員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學習活動。北京冬奧組委介紹,這次實戰(zhàn)培訓,參與人員圓滿完成各項學習任務,收獲了豐碩成果,各項組織工作均實現(xiàn)了“零失誤”。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