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讓軍人既流血又流淚!連日來,國務院新組建退役軍人事務部的消息引發(fā)廣泛熱議。對于新機構以如此高的層級亮相,有關部門回應稱旨在維護軍人軍屬合法權益,加強退伍軍人服務保障體系建設,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yè)。有人慨嘆:尊崇軍人,邁出了最為堅實的一步。
“我不知道你是誰,卻知道你為了誰”,恰如歌中所唱,許多國人心中都有一份對人民子弟兵的濃厚情感,記憶里都有一種對人民軍隊的深刻印象:他們是邊疆國境的守護者,鷹都飛不過的雪山之巔有他們站崗放哨的身影;他們是搶險救災的沖鋒者,堅實的臂膀一次次扛起生的希望;他們是永遠忠誠的奉獻者,轉隸、換防、整編堅決服從命令聽從指揮……中國軍人用行動詮釋著何謂“最可愛的人”。正是基于這份對軍人的情感,輿論才會對退役軍人事務部給予如此之高的關注。
只有中國軍人體面地、有尊嚴地站著,才能保證中國老百姓體面地、有尊嚴地活著。長期以來,但凡提起人民子弟兵,肯犧牲、能奉獻、愿吃苦是大家的共同印象,這些標簽甚至成為外界對他們的道德要求。相較于此,我們對保障軍人權益、維護軍人尊嚴等方面的強調仍顯不足。比如,在政策關懷上,一些地方軍人軍屬權益保障欠缺,有關優(yōu)撫政策和擁軍法規(guī)沒有充分落地。日常生活中,時而出現一些人對“軍人優(yōu)先”的質疑,甚至出現要求軍人讓座之類的荒唐事件。這些信號提醒我們,在和平安定的環(huán)境待久了,容易對軍人的付出習焉不察。實際上,哪有什么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對軍人保障的強調,不是賦予他們“特權”,而是對他們奉獻的尊重。這個意義上,此番改革也包含著把向定調的意義。
對于軍人而言,分量最重、也最溫暖的勛章還是全社會的尊崇,為軍人提供物質保障和精神激勵也是各國的通行做法。在美國,退伍軍人事務部是聯邦政府中僅次于國防部的第二大部,老兵可享受衣食住行乃至就醫(yī)、求學、心理咨詢、去世安葬等一系列服務。在俄羅斯,青年人舉行婚禮總是先到無名烈士墓獻花,因為“軍人是排在上帝前面的人”。這些年,我國在提高軍人福利待遇、增強軍人職業(yè)榮譽感方面出臺了很多實招。比如,傷病殘退役軍人、烈屬的補貼標準年年提升,尤其是散落在鄉(xiāng)村的老兵,統(tǒng)一納入了基本社會保障之列。如今組建退役軍人事務部,在頂層設計上進行制度完善,無疑又進了一步。我們呼喚這樣的實際行動更多更扎實,在社會上最大限度營造起擁軍愛軍敬軍的氛圍,讓崇軍尚武成為一種風尚。
天下雖安,忘戰(zhàn)必危。我們并非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只是幸運地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國度。任何時候,我們都需要軍人“執(zhí)干戈以衛(wèi)社稷”。也正是這一點,敦促我們永葆對軍人的尊敬,不斷以制度改革夯實軍人的職業(yè)榮光。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