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把“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載入憲法的制度依據
從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歷史進程來看,我國改革的過程是實現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不斷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過程,也是把實踐中已見成效的體制機制和做法及時上升為黨和國家制度的過程。當前,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地位在國家運行機制和各項制度中得到了充分體現。比如,堅持黨對國家政權機關的領導,堅持黨對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領導,堅持黨對統一戰(zhàn)線的領導,堅持黨對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領導,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堅持黨對外交工作的領導,等等,已經形成一套堅持黨的領導的制度規(guī)范和工作機制,并轉化為國家治理有序、事業(yè)發(fā)展高效、社會和諧穩(wěn)定的制度優(yōu)勢,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顯示出了無可比擬的優(yōu)越性。憲法有必要將堅持黨的領導從具體制度層面上升到國家根本制度層面,使之具有更強的制度約束力和更高的法律效力,推動黨的領導通過社會主義制度的執(zhí)行有效落實到國家治理的各個領域、各個環(huán)節(jié)、各個方面。
從我國法治的發(fā)展進程來看,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是貫穿始終的一條指導方針。黨領導人民制定憲法和法律,黨領導人民執(zhí)行憲法和法律,黨領導人民捍衛(wèi)憲法和法律尊嚴,同時,憲法也要為堅持黨的領導提供有力法律保障。在憲法序言確定黨的領導地位的基礎上,進一步在憲法總綱規(guī)定的國家根本制度中充實“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的內容,使憲法“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破壞社會主義制度”的規(guī)定內在地包含“禁止破壞黨的領導”的內涵。這樣,就能夠進一步強化黨的領導地位的法律權威,有利于增強全國各族人民、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yè)事業(yè)組織堅持黨的領導、維護黨的領導的自覺性,有利于對反對、攻擊和顛覆黨的領導的行為形成強大震懾,并為懲處這些行為提供明確的憲法依據。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