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黨一定要有新氣象新作為。打鐵必須自身硬。黨要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偉大斗爭、推進偉大事業(yè)、實現偉大夢想,必須毫不動搖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毫不動搖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這一重要論斷,以“兩個毫不動搖”為著力點貫通“四個偉大”,為我們在新時代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fā)展提供了思想指導。
在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中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審視國內國際形勢,既要看到成績和機遇,更要看到短板和不足、困難和挑戰(zhàn),從最壞處著眼,做最充分的準備,朝好的方向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在這個過程中,如何把我們的黨建設好、建設強,是新形勢下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的根本保證。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黨要充分認識這場偉大斗爭的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發(fā)揚斗爭精神,提高斗爭本領,不斷奪取偉大斗爭新勝利”。因此,毫不動搖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毫不動搖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對于確保我們黨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強大戰(zhàn)斗力,團結帶領人民有效應對重大挑戰(zhàn)、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中堅持“兩個毫不動搖”。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最強烈、對黨的執(zhí)政基礎威脅最大的突出問題,抓思想從嚴、抓管黨從嚴、抓執(zhí)紀從嚴、抓治吏從嚴、抓作風從嚴、抓反腐從嚴,全面從嚴治黨取得重要成果,贏得了黨心民心。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闡述了“四個偉大”之間的緊密聯系、相互貫通和相互作用,指明其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是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進一步強調了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不斷提高黨的執(zhí)政能力和領導水平的決心和信心,明確指出我們黨面臨的執(zhí)政環(huán)境是復雜的,影響黨的先進性、弱化黨的純潔性的因素也是復雜的,黨內存在的思想不純、組織不純、作風不純等突出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要深刻認識黨面臨的“四大考驗”的長期性和復雜性,深刻認識黨面臨的“四種危險”的尖銳性和嚴峻性,堅持問題導向,保持戰(zhàn)略定力,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fā)展。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的全新概括,對于把黨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于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具有重大意義。
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中堅持“兩個毫不動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yōu)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必須牢固樹立“四個意識”,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須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四個自信”,統(tǒng)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xié)調推進“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提高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始終堅持黨總攬全局、協(xié)調各方的領導核心地位;必須牢牢把握加強黨的長期執(zhí)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這條主線,全面增強執(zhí)政本領,堅持科學執(zhí)政、民主執(zhí)政、依法執(zhí)政,切實增強黨的創(chuàng)造力、凝聚力、戰(zhàn)斗力,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的堅強領導核心。
在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中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為自己的歷史使命,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謀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進行艱苦卓絕的斗爭,迎來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的光明前景。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作了系統(tǒng)深刻的闡述,強調“實現偉大夢想,必須建設偉大工程”“我們黨要始終成為時代先鋒、民族脊梁,始終成為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自身必須始終過硬。全黨要更加自覺地堅定黨性原則,勇于直面問題,敢于刮骨療毒,消除一切損害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蝕黨的健康肌體的病毒,不斷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確保我們黨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強大戰(zhàn)斗力”。
(作者系山東省委黨校巡視員、教授,山東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