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盛行十五賞燈會
特點:接灶神、貼門神、賞燈會
到了明朝,過年習俗十分隆重,接灶神、貼門神、除夕守歲、十五賞燈會都已經(jīng)盛行。
明代《萬歷嘉興府志》中記載:“除夕,易門神、桃符、春帖,井隈皆封。爆竹,燔紫,設酒果聚飲,鑼鼓徹夜,謂之守歲。”
明朝過年時,不得不提賞燈會。曾任順天府宛平縣知縣的沈榜,所著的地方史志書籍《宛署雜記》記載:過年從正月初十到正月十六,是賞燈的日子,各地制燈工匠和商人云集京城,把自己的產品拿到東安門外迤北大街售賣。燈市上形形色色的花燈,應有盡有,專程前來觀賞的人摩肩接踵,男女皆有,熱鬧非常。正月十四開始試燈,各種花燈開始點亮懸掛;正月十五燈會正式開始;正月十六罷燈。
明代京城拜年有兩種形式,一種是見面跪拜,即使是人們在路上見到親友也會下車,在路中叩頭拜年。另一種拜年是客套的禮儀形式,明朝中期京師有所謂“望門投帖”之俗,一些朝官之間為以送賀帖的方式,作為年節(jié)應酬的禮儀形式。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