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關于制度治黨的表述,由此前的把“制度建設”與其他建設并列,到“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標志著全面從嚴治黨向制度化方向縱深發(fā)展,是新形勢下黨的建設一個突出亮點。制度治黨貫徹實施必須體現在黨建工作的全過程,路徑切入尤為關鍵。
把紀律規(guī)矩立得更嚴
突出制度因素在整個社會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以深化改革為突破口,不斷健全和完善社會主義社會的制度體系,建構社會生活新的運行機制,這是制度建設的顯著特征。制度之于黨和國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黨的制度建設首先離不開一系列的紀律規(guī)矩要素。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提出,紀律嚴明是全黨統(tǒng)一意志、統(tǒng)一行動、步調一致前進的重要保障,是黨內政治生活的重要內容。必須嚴明黨的紀律,把紀律挺在前面,用鐵的紀律從嚴治黨。習近平總書記一再強調:要立規(guī)明矩,把紀律規(guī)矩立起來、嚴起來,使各項紀律規(guī)矩真正成為“帶電的高壓線”,防止出現“破窗效應”;要把紀律建設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堅持紀嚴于法、紀在法前,健全完善制度,深入開展紀律教育,狠抓執(zhí)紀監(jiān)督,養(yǎng)成紀律自覺,用紀律管住全體黨員;把紀律挺在前面,發(fā)現問題就要提提領子、扯扯袖子,使紅紅臉、出出汗成為常態(tài),對問題嚴重的,就要打手板、敲警鐘,該組織處理的組織處理,該紀律處分的紀律處分。這些重要論述,既指明了加強紀律建設的重要性,同時也強調必須把守紀律講規(guī)矩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體現了制度治黨的根本要求。
把制度籠子扎得更牢
制度之要,在精在細;制度之效,在落實與執(zhí)行;制度之威,在實用與有效。制度的全部靈魂與精髓就在于“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執(zhí)行制度沒有例外”。剛性是制度的生命,如果留有“暗門”,頻開“天窗”,再好的制度也名存實亡。我們看到,《中國共產黨黨內監(jiān)督條例》的深層次內涵是促進黨內民主,把中國共產黨的建設引入全新的階段。這個階段就是以制度的力量、民主的力量、黨員的力量、社會的力量來推進黨的建設,從而使黨能更好地承擔起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使命。從鄧小平提出加強執(zhí)政黨制度建設到《中國共產黨黨內監(jiān)督條例》的重新修訂可以看出,黨已經從理論體系創(chuàng)新向制度體系建設邁進,將來還要向工作體系細化,這符合現代政黨自我完善的必然邏輯和成功規(guī)律。制度的籠子扎得緊不緊,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監(jiān)督嚴不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內監(jiān)督既是中國共產黨自身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重要保障。全面從嚴治黨,必須從根本上解決主體責任缺失、監(jiān)督責任缺位、管黨治黨寬松軟的問題。解決這些問題,必須強化中國共產黨黨內監(jiān)督。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國共產黨黨內監(jiān)督條例》,為權力“籠子”加固并掛上了“鎖”,進一步扎緊了制度籠子,標志著一個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范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正在形成并進一步完善。
把“關鍵少數”管得更緊
制定一百條好的制度,不如將一條好的制度執(zhí)行到位。“治”是制度治黨的關鍵,正如同從法制到法治是一種飛躍,制度治黨的正式提出,將黨的制度建設的重心從建章立制轉向依靠制度進行治理,這是我們黨制度建設理論的重大發(fā)展。治理,將成為黨的制度建設的目標和核心,唯有抓好了這一目標和核心,將制度治黨貫穿黨建工作的全過程,黨的制度建設才能真正融入全面從嚴治黨的偉大工程?!蛾P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和《中國共產黨黨內監(jiān)督條例》更加明確了黨員干部的基本要求,更加體現出了內部監(jiān)督的重要意義,同時也更加落實了“堅持全面從嚴治黨”的基本方略。而領導干部作為“關鍵少數”,更應當在其中承擔責任和接受監(jiān)督。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明確指出,黨內監(jiān)督的重點對象是黨的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干部,“黨內監(jiān)督沒有禁區(qū)、沒有例外”“黨內不允許有不受制約的權力,也不允許有不受監(jiān)督的特殊黨員”。對于各級領導班子一把手這些“關鍵少數”中的“關鍵少數”,習近平總書記一貫高度重視,強調“把這部分人抓好了,能夠在全黨作出表率,很多事情就好辦了”??梢?,把“關鍵少數”管得更緊是事關制度治黨全局勝負的關鍵要素。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