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宮智萌,是東城區(qū)房地一中心的一名新人。
2012年我一個人去澳大利亞求學。在機場媽媽送我的時候那難舍的哭聲,還有爸爸重復來重復去的那句“好好照顧自己,甭惦記家里”的話,到現(xiàn)在我也忘不了。
澳大利亞國慶節(jié)那天晚上,我上完晚自習從圖書館回來,走在街上,看著自己被燈光拉得長長的身影,想想再過15天就是我們中國人的大年三十了,心里感覺特別落寞。獨自在異國他鄉(xiāng)讓我開闊了眼界,變得獨立堅強了,我不但能深刻體會到家的溫暖,還慢慢堅定了我是中國人的情懷。
2014年我學成了決定回國,不但為和父母團聚,更為找回那久違了的歸屬感。我選擇了一個專業(yè)對口的工作,想把我學的知識用在自己家鄉(xiāng)的風貌保護上。
第一天走進辦公室,老師傅這樣對我說:“小宮,來來來,我給你介紹介紹:咱們轄區(qū)呀,面積可大了,好大一塊都是北京舊城歷史的文保區(qū),這一帶的院落規(guī)模大,曾經(jīng)是明清時期官員的宅邸。清朝管皇家糧倉的、皇后婉容的大姨都在這兒住過,紀曉嵐的外宅也建在這兒,這些房子大都有小百年的歷史了,咱們的主要工作是保護好這些文物院落,更要保護好在這兒住的老百姓的安全。”
這查房對我們房管單位來說可是件大事。那天,我和師傅們到東四八條查房。北京冬天風多大呀,嗖嗖地直往我脖子里鉆,做記錄的手哆哆嗦嗦地拿不住筆??墒?,整整一天,師傅們一間一間房子地查,一個一個頂棚地鉆,絲毫看不出疲倦,我哪還好意思喊餓喊累??!
查到東四八條68號張大媽家的時候,她把我們攔住了。“查什么查,查什么查?有什么可查的?”她雙手叉著腰站在門口氣呼呼地說。查房師傅們耐心地勸說著:“這不也是為了您的安全嗎!”說著掏出印著自己手機號、座機號和維修段電話的名片,遞到大媽手上。“您要有什么需要我們幫忙的就打電話,不管是不是房子的事都沒關(guān)系。”張大媽見查房師傅這么為自己想,態(tài)度也隨和多了。
查房師傅蹬上支好的梯子,剛推開檢查口,一大塊土從天而降,弄得滿頭滿臉都是,我站在邊上都沾了光。心想,這房子看著不錯???家里裝修也挺好的,怎么頂棚里這么臟呀?查房師傅有些模糊的聲音從頂棚里傳來:“小宮,你記一下。席朽80%,3根椽子折了,頂棚得清土。”等師傅從梯子上下來,我趕緊迎上去遞過一杯水說:“師傅您快漱漱口吧,這頂棚里怎么這么多土?。?rdquo;師傅說:“這些都是老房子,住戶前年新裝修的,怕查房把家里弄亂弄臟咯,一直不愿讓查。你看,這頂棚里的席都糟了。好些墻都是用小碎石頭碎磚頭碼起來的,時間長了就會沉降,多危險??!”我心想,查房工作辛苦不說,還又臟又累,要懂技術(shù)還得擔責任,我頓時對查房師傅們敬佩得不得了。
小宮熱情宣講“管房人”
記得屋頂修好的那天,張大媽笑瞇瞇地對師傅們說:“你們干活我放心!”當住戶的困難解決了,他們和氣的笑臉,讓我踏實滿足。
到了雨季,防汛值班室里的燈經(jīng)常是整宿亮著。“您好,什么?房子漏雨?好,我們這就派人過去。”在這個大雨的夜里,組里人都被派去搶修了,只剩下我和老師傅盯守著值班室的兩部電話。
突然,一位渾身濕透的老人推開了值班室的門,老師傅趕緊迎上去打招呼:“李奶奶,您怎么還過來了?這黑燈瞎火的,還下著雨。”說著從便民箱里拿出一條新毛巾遞給老人。“您先擦擦,可別著了涼。”老人一邊擦著臉上的雨水,一邊說:“咳,家里漏雨不說,還沒電了,一著急我就自己來了。”“行行,您別急,我已經(jīng)聯(lián)系搶修隊。小宮,你趕緊先送李奶奶回去。”
我扶著李奶奶回到家,搶修的師傅們已經(jīng)到了。電工師傅先查出是線路問題,恢復了照明。修房的師傅蹬著梯子上房確認了漏雨點。搶險隊員一手抱著苫布,一手扶著梯子往上爬。李奶奶站在門口擔心地說:“小伙子,都慢點。”“放心吧奶奶。”屋頂苫好了,屋里不漏了,李奶奶也樂了。這是房管單位再平常不過的一個雨夜,也是所有“管房人”的一個縮影。為了實現(xiàn)“不塌房,不傷人”的安全度汛目標,為了轄區(qū)百姓的住用安全,“管房人”默默地履行著自己的職責。
值班室徹夜通明的燈和大太陽底下防汛演練的身影,教育我也要當好一個“管房人”。我在這個工作崗位上時間不長,但是,“管房人”為了舊城風貌的保護, 為了咱們新北京的協(xié)調(diào)發(fā)展,那種吃苦耐勞的奉獻精神,讓我從剛剛回國、還有些心高氣傲的心態(tài)中平靜踏實下來,我要學習、借鑒和掌握的東西太多太多啦……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