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中一年級,第一次班會上,班主任讓我們在紙條上寫下高考志愿,收上來,三年后的今天,再發(fā)下去??从卸嗌偃藢崿F(xiàn)了愿望,又有多少人沒實現(xiàn),以此激勵大家好好學習。
班長收到我們這一排的時候,禁不住笑出了聲音。是的,盡管大家都把紙條折了起來,但多少總有那么幾個沒折好,露了出來。“是你寫的吧?小榆,衷心祝福你考上清華啊,以后我也可以和別人吹吹牛,‘你們知道嗎,我有同學念清華哦’。”班長碰了碰小榆,小榆的臉即刻紅了,垂下頭,幾乎趴在了課桌上。
一時間,同學們哄堂大笑。班主任猛敲了幾次板擦,聲音才止息了。
后來,原本沉默寡言的小榆,更加沉默了。他極少和別人聊天,路上遇見了,也只是遠遠地打個招呼。高中三年,他幾乎將所有的時間都用在了學習上,活得像個流水線上的工人。多少次,教室里響起了第一陣讀書聲,那是他,宿舍里熄滅了最后一盞燈,那也是他。
我知道他心里憋著一口氣??墒?,三年后,他并未考取清華大學,而被廈門大學錄取了。領取通知書的那個下午,我極力想安慰他,他卻并未放在心上,“如果當初我沒有把目標定為清華,今天又怎么可能考上廈大呢?廈大,不知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學校,我知足了。”
誰說不是呢?
人活著啊,就該有點兒不切實際的想法。正是這些不切實際的想法,激發(fā)了我們的斗志,不求最好,只求更好。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