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幟是人類文明和進步的根本標志,旗幟是政治立場,是信仰和前進的奮斗目標。2017年7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迎接黨的十九大”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發(fā)表重要講話。他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全黨必須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關鍵時期”,“我們黨要明確宣示舉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樣的精神狀態(tài)、擔負什么樣的歷史使命、實現什么樣的奮斗目標”。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召開前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關鍵時期,再次明確宣示舉什么旗幟具有重大現實指導意義。
一、旗幟問題至關重要
旗幟問題至關重要,旗幟就是方向,旗幟就是力量。有了旗幟,就能思想統(tǒng)一、凝心聚氣、萬眾一心;旗幟鮮明,就能引領方向、匯集力量、正道前行。習近平總書記不止一次強調道路的重要意義,他說:“道路問題是關系黨的事業(yè)興衰成敗第一位的問題,道路就是黨的生命。”道路是關乎黨的命脈,關乎國家前途、民族命運、人民幸福的重要問題,然而選擇走什么道路、怎樣沿著正確道路前進,則是由選擇舉什么旗幟決定的。旗幟引領方向,旗幟決定道路。
在中國,舉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面旗幟、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不是偶然的,而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和人民的正確選擇?;赝f片戰(zhàn)爭以來的中國近代史,中華民族歷經磨難,命運多舛,曾經歷過亡國滅種的危機和災難。多少有識之士和有志之士為救亡圖存苦苦求索,無論是封建統(tǒng)治階級追求的自強求富,農民階級試圖建立的太平天國,資產階級改良派的維新變法,還是資產階級革命派向西方學習的憲政共和,最終都沒能完成國家獨立、民族富強、人民解放的歷史使命。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歷史上的大事件。從此,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中國共產黨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帶領中國人民經過28年浴血奮戰(zhàn),最終建立了新中國,一個由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的嶄新國家屹立在世界東方。站起來的中國人民從此沿著社會主義道路開始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征程。
在經濟文化落后國家如何建設社會主義,在馬克思主義著作中沒有現成答案,蘇聯建設社會主義的經驗也不能照抄照搬,這導致我國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上經歷了一些曲折。但這種艱辛探索和各領域取得的建設成就,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和物質基礎。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在深刻總結正反兩方面歷史經驗和正確認識我國國情的基礎上,提出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的重大決定,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并提出社會主義本質的科學論斷,確立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成功開創(chuàng)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走自己的道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我們得出的結論。
正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黨的幾代領導集體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接力發(fā)展,在“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什么樣的發(fā)展、怎樣發(fā)展”等關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前途命運的重大問題上取得了深入推進。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更加鮮明的旗幟、更加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更加堅定的歷史使命感,發(fā)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形成了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發(fā)展階段實現新的奮斗目標的基本遵循。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