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張澤是我在朱家尖認識的,我們下榻在同一家客棧。半夜,我去院子里吹風,他獨自坐著抽煙。
他遞一支煙給我,我擺手示意不抽煙,便和他聊了起來。
28歲的他,工作是家人找關(guān)系安排的行政崗位,內(nèi)陸二線城市的國企。
能進入國企在很多人看來很值得羨慕,但他覺得他的工作就是在混日子。他早就想離職,只是感覺自己又沒什么專業(yè)技能,學到的東西都是一知半解。
半個月前,思慮良久的張澤還是決定辭職,去一家大型私企應聘策劃崗位。
面試官問他:“好端端的國企不呆,為什么要來這里?”
他說:“我也不知道為什么,我已經(jīng)快30歲了,我就是想真正做點事。”
面試官讓他回家等消息,半個月過去了,始終沒回應。
等待的日子里,張澤過得很不好,基本不和任何人接觸,每天只是看看電影電影打打游戲。他怕自己憋出病來,于是決定到海邊走走,然后遇見了我。
張澤身邊的朋友大多數(shù)都結(jié)婚生子了,但他不想過那種生活。他也交了個女朋友,正在外地讀研,家庭條件比他好,半年前分了。
家人四處托關(guān)系找人幫他復職,但他不愿意再那樣過了,他看不到自己的價值,他需要認可。
4
今天刷微博的時候,看到一則新聞。一個20歲的小伙,因為情感問題和家人發(fā)生分歧,跑到橋的護欄外,準備輕生。
民警趕忙上前勸阻,說了一句很扎心的話:“大男人有啥呢,說實話我30歲還沒談戀愛,真羨慕你們小年輕。”
是啊,20歲多好,為了愛情可以尋死覓活,而到了30歲,所有的責任一肩扛,為情所困除非腦袋長了包。
怪不得張愛玲會說,中年以后的男人,時常會覺得孤獨,因為他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卻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最糟糕的30歲,莫過于沒有穩(wěn)定的事業(yè),沒有組成家庭。仿佛身邊所有的人都在前進,而你卻年年原地踏步一事無成。父母日漸斑白的頭發(fā),電話中偶發(fā)的嘆息,都像一記記悶拳打在你身上。
中年男人的不容易,大多是源于不甘心所以一路摸爬滾打,到頭來微薄功德難平當年鴻鵠志。
又豈止是男人,中年以后的女人,同樣不容易。她們臉部的輪廓已經(jīng)沒有那么緊致,皮膚不再嫩滑彈性有光澤,魚尾紋也不知何時爬上了眼角。
更有一些倔強的女子,學歷并不高,也沒有一技之長,本該回歸家庭相夫教子,可她們偏偏不甘心,思想上不依賴男人,能力又有所欠缺。
她們沒有年輕人的青春活力,無論是接受新事物還是創(chuàng)意策劃,總是輸一截。她們渴望擺脫現(xiàn)狀,卻不知從何下手。
5
大多人到了一年的年齡節(jié)點,都會有這樣的階段經(jīng)歷。
人變得特別敏感,半夜聽歌會流淚,不知道自己堅持的到底是什么,時常迷茫于人生的方向。想過要改變現(xiàn)狀,卻又不知道如何去改變。
越是活到一定年紀,人們反而不敢大聲說話、大手筆花錢、放肆生活,心里有莫名其妙的壓抑,渴望有一段自我的時間可以無拘無束,但終究不敢爭取這樣的時間。
嚴重時,全身無力,不想做任何需要花力氣和腦細胞的事情,無法集中精力死磕一個問題,甚至覺得即使放縱也不能使自己放松下來。
回首過往,日子一天天從指間溜過,像個淘氣的孩子抓蝴蝶一樣,過程的歡愉和舒適讓人忘記目標,忘記自己認真的樣子。
工作日朝九晚五的上下班,周末宅在家偶爾出去瞎轉(zhuǎn)悠,就這樣一周又一周,工作沒了激情,生活沒了新鮮,人生好像泛了黃發(fā)了霉。
人們已經(jīng)沒有勇氣再去找尋詩和遠方,總是在半推半就中妥協(xié),并不斷給自己灌雞湯,然后心安理得。
耳邊好像響起聲音:“這是一個哭都不敢大聲哭的人,只會把自己隱藏于黑夜,上帝除了笑也無奈。”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