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門宴的始作俑者是西楚霸王項羽。自打項羽為劉邦擺了鴻門宴,這鴻門宴的擺法模式成為后世效法的版本,多少英雄好漢、功臣良將、奸佞之徒紛紛在鴻門宴上生死對決。
你若是關(guān)羽,渾身透著忠義精神,再遇到忠厚見稱的魯肅,這鴻門宴開溜是順理成章的。想當年,劉備、諸葛亮都在和東吳當老賴,得了西川依然食言,魯肅出此下策邀請關(guān)羽赴宴逼其就范。沒曾想關(guān)羽酒足飯飽一抹嘴,順勢扯住魯肅到江邊,呂蒙、甘寧各引本部欲出,見關(guān)羽手提大刀掌握魯肅,恐魯肅被傷,遂不敢動。說實在話,關(guān)羽成功得脫靠的是英雄虎膽、心術(shù)智慧,也靠的是魯肅不忍加害于關(guān)羽。
你若是諸葛恪,對不起,那得自認倒霉。太常卿滕胤與諸葛恪有隙,說諸葛恪專權(quán)恣虐,將有不臣之心。吳主孫亮昏暗,恰好與諸葛恪不對脾氣,居然不加考慮開始言語:“朕見此人,亦甚恐怖!”這滕胤順勢給出了個餿主意,“陛下可設(shè)席招恪,暗藏武士于壁衣中,擲杯為號殺之。”諸葛恪對此早有覺察,接到宴請令便說:“吾忽然腹痛,不可見天子。”怎奈被眾生拉硬拽到吳主孫亮那里,到了酒席宴上諸葛恪處處提防,堅持回府取自制藥酒,但酒至數(shù)巡,吳主孫亮托事走起,諸葛恪還是殞命刀下。
你若是東吳的孫綝,飛揚跋扈,專權(quán)妄殺,忘乎所以,遭暗算是早晚的事。雖然孫綝廢掉孫亮立孫休為帝,但孫休并不買賬念好,對這位領(lǐng)荊州牧的臣子心有余悸,便暗中派人招孫綝赴宴。孫綝以身體不適為由拒絕出席,無果。不得已,與家中約定,在宴會過程中,家人可在府內(nèi)放火伺機返回,怎奈孫休仍是不準,孫綝終是難逃一死。
你若是劉備,知己知彼倒也能僥幸逃脫。曹操青梅煮酒與劉備試探談論天下英雄,劉備故意說出幾個曹操不認為夠得上英雄的人物,顯得鼠目寸光,識人不準。當曹操說:“吾觀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爾”時,劉備故意裝作怯懦,嚇得把筷子都抖掉了。正值關(guān)張二人執(zhí)行任務趕回,按劍而立,奸雄曹操莞爾一笑:“此非鴻門宴,安用項莊,項伯乎?”
你若是《亮劍》里的李云龍,沒得說,宴席上面對數(shù)十齊刷刷指向自己的槍口,淡定自若,談笑從容。撩開掛滿手榴彈的衣衫,讓詭計多端的楚云飛大驚失措,不得不以失敗告終。大英雄李云龍自是吃得滿嘴流油肚兒圓,楚云飛“護送”出城凱歌還。這是我所知道的最經(jīng)典、最令人欽佩、最有味道的“鴻門宴”。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