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家?guī)X村位于吉林省輝南縣朝陽鎮(zhèn),是窩在深山溝里的省級貧困村。通過發(fā)展林下雞養(yǎng)殖、日光溫室山野菜種植等一系列扶貧產業(yè),去年,該村正式退出了貧困村的隊伍。
“脫貧,這才是起步,以后‘跑’起來,指不定好成啥樣呢。”67歲的貧困戶黃桂英把話說得很“硬氣”。眼下,黃桂英正在村里的蒲公英基地打零工,一天賺100多塊錢。
在駐村扶貧的第一書記張健看來,黃桂英隨口說出的“跑”字很貼切。“我們把扶貧工作做得實際、實在,自然就會有實效。未來可不是跑著致富嘛!”
眼下,田里有些旱。農安縣東好來寶村農民林淑芬沒有像去年那樣著急。“田里有了井,通了電,灌溉方便啦。”
當?shù)貧夂蚴堑湫偷?ldquo;十年九旱”。去年,配合東好來寶村新建電動力機井,國網(wǎng)長春供電公司專門對村里進行了電力扶貧。
作為村里的貧困戶,林淑芬和老伴一直住著泥草房。“老房子扒了幾下,就落架了,散了。”林淑芬說,去年,政府進行危房改造,她家里翻蓋了新房。
上了年紀的林淑芬老兩口感慨,“扶貧,扶到俺們心坎上了”。
“扎扎實實地把‘精準’要求落實到脫貧攻堅的全過程、各環(huán)節(jié)。”吉林省各級領導干部牢記責任,確保全面扶貧不留死角。
據(jù)統(tǒng)計,全省共清理出建檔立卡系統(tǒng)貧困人口17.6萬人,新錄入19.3萬人,對扶貧對象“應納盡納”“應扶盡扶”。
精準識貧,精準施策。去年,吉林省落實了危房改造攻堅、飲水安全攻堅、教育扶貧等一系列政策。據(jù)統(tǒng)計,去年吉林省完成貧困戶搬遷3166戶,新建省級農民工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基地24個,扶持貧困戶創(chuàng)業(yè)8337人;改造危房4萬戶,解決了5萬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問題。
據(jù)統(tǒng)計,去年,吉林省財政扶貧資金投入是2015年的6倍,其中省級資金投入是2015年的12倍;全省支持貧困村和貧困戶因地制宜發(fā)展特色產業(yè)項目達3238個,帶動貧困戶10.7萬戶。
“駐村干部各自為戰(zhàn),力量難整合;下派干部級別高,鄉(xiāng)鎮(zhèn)領導難協(xié)調;只對原單位述職,干好干賴難評價。”安圖縣委書記韓長發(fā)調研后總結了扶貧隊伍中的“三難”問題。
面對難題,安圖縣委成立了“脫貧攻堅駐村干部黨委”,將全縣108個村的500余名駐村干部統(tǒng)籌管理。經過嚴格考核,目前,安圖縣駐村干部黨委共建議調整和召回“不合格”駐村第一書記8人。
安圖縣的做法,只是吉林省層層壓緊壓實扶貧責任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吉林省通過考核評估機制、強化約束機制等制度建設,切實打造了一支沉得下去、扎得住根、出得了力的扶貧隊伍。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