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因中印邊界對峙,很多青年人通過網(wǎng)絡表達愛國之情,其中不乏叫打之聲,還有一些“義憤填膺”之詞。
愛國,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每一個中國人都有愛國的基因,從近代中國人民用鮮血、生命換取民族獨立,到當代中國人民無私奉獻、嘔心瀝血爭取國家繁榮富強,各條戰(zhàn)線的人民都在為“中國夢”添磚加瓦。
領土主權神圣不可侵犯,印度非法侵入我國領土,13億中國人民都不會答應,喊“打”也好,“義憤填膺”也罷,都是一腔熱血,骨子里都是愛國之情,都是好樣的中華兒女。
但“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中國共產(chǎn)黨能夠帶領中國人民取得民族獨立,使一窮二白的中國走向偉大復興,就一定有智慧、有能力處理好各種矛盾爭端。大家要相信我們黨堅決捍衛(wèi)領土主權的決心,相信我們的人民解放軍保家衛(wèi)國的能力,相信我們的國家會以最妥當?shù)姆绞教幚砗眠@一問題。
曾幾何時,一腔熱血的青年們因釣魚島爭端、南海爭端、薩德等事件,借助網(wǎng)絡用“喊打之聲”表達愛國之情。作為當代青年,我們既要有“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 書生意氣, 揮斥方遒”的熱情,也要有“兵者,兇器也,不得已而用之”的理性,戰(zhàn)爭絕不是解決國與國之間矛盾的唯一手段和首選手段,也不可能動不動就開打。
越是在關鍵時刻,我們越是要理性愛國,合理表達愛國訴求,在黨的領導下,在國家的統(tǒng)一部署下開展工作,絕不給黨和國家添亂,絕不為敵對勢力所利用,最重要的就是把自己的愛國熱情轉(zhuǎn)化為工作動力,先做好本職工作,當保家衛(wèi)國的幕后英雄,待國家和人民一聲令下,到時“拋頭顱、灑熱血、馬革裹尸還”,又何妨。
本文鏈接:http://416w.cn/2017/0808/958994.shtml(轉(zhuǎn)載請保留)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wǎng)立場,僅供參考?!?/p>
本文系宣講家網(wǎng)獨家稿件,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
網(wǎng)友之家欄目投稿郵箱為:jst71ztz@126.com,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歡迎加入網(wǎng)友之家QQ交流群531249826,大學生交流群: 522415122。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