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部戰(zhàn)區(qū)空軍航空兵某旅“王海大隊”傳承英雄基因——
賡續(xù)“空中拼刺刀”的血性膽氣
【連隊名片】東部戰(zhàn)區(qū)空軍航空兵某旅飛行一大隊組建于1950年10月,在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兩次入朝參戰(zhàn),擊落擊傷敵機29架,涌現(xiàn)出王海、孫生祿、焦景文等著名戰(zhàn)斗英雄,榮立集體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5次,先后被空軍授予“硬骨頭六連式的飛行大隊”“模范飛行大隊”榮譽稱號,并被空軍命名為“王海大隊”。
盛夏時節(jié),驕陽如火。“航空飛鏢-2017”國際軍事比賽正在緊張備戰(zhàn)中。空軍“王海大隊”大隊長青勝每次一走下訓練場,準會帶著飛行員進行復盤研究。
“立足最復雜、最困難條件,確保任何復雜天氣條件都能實施精準攻擊。”青勝介紹之際,記者留意到,“90后”飛行員朱鵬宇一直全神貫注。
朱鵬宇是“王海大隊”最年輕的飛行員,這次隨隊參加,雖然沒有架次安排,但他卻一個環(huán)節(jié)不落地參加了研究準備全過程。
“給年輕飛行員創(chuàng)造條件鍛煉,才能縮短人才成長周期,踩上打贏節(jié)奏、戰(zhàn)場節(jié)奏。”教導員張杰告訴記者,部隊擔負任務重,要求骨干快速成長、快速擔當。
育人先強己,青勝對自己要求更嚴格。競賽設有游泳項目,而游泳是青勝的弱項。為補這一課,青勝幾個月里反復練習跳水動作,身上多處被水拍得瘀青。
讓青勝最感憂患的,還是戰(zhàn)場上能不能打得贏。大隊所在單位是空軍最早裝備三代戰(zhàn)機的部隊,裝備上的優(yōu)勢曾讓他們如猛虎添翼般傲立戰(zhàn)斗力建設潮頭。然而一次對抗競賽中,他們與另辟蹊徑的對手較量時卻連嘗敗績。
“裝備的優(yōu)勢能不能成為勝勢,學習研究至關重要。要打敗對手,不僅要比對手學得更多,還要學得更快。”歸建后,他們請兄弟部隊飛行員上門介紹經驗,請工廠專家講授武器裝備的全功能開發(fā),全面反思部隊在訓練方法、心理素質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研機析理,大步趕超。他們還把兄弟部隊一彈命中靶標的視頻截圖制作成標牌,上書“這就是目標”5個醒目大字,懸掛在空勤樓前。
“不能創(chuàng)造輝煌就是失職,不能奪得第一就是失?。?rdquo;青勝告訴記者,大隊飛行員們的骨子里,都有著這么一股永不服輸?shù)钠磩拧?/p>
在大隊英雄榜上,記者看到今年6月剛被空軍授予“矢志打贏先鋒飛行員”榮譽稱號的王立。王立曾在“王海大隊”任副大隊長。針對電磁干擾條件下某型導彈命中率不高的難題,他曾一連數(shù)月對海量視頻資料進行分析研究,用放大鏡一幀一幀看畫面、一秒一秒算數(shù)據(jù),最終將該型導彈命中率大幅提高。
從“王海大隊”提升使用時,王立已經是空軍第一個同時斬獲“金頭盔”和“金飛鏢”的飛行員。幾年的時間里,大隊先后有7人次獲得過“金頭盔”“金飛鏢”,在空軍部隊首屈一指。
“空中拼刺刀,拼的是膽識,拼的是血性!”一次跨軍種對抗空戰(zhàn),對方也是強手,裝備的飛機同樣先進,而且他們已經對“王海大隊”的戰(zhàn)術戰(zhàn)法進行了長達數(shù)年的研究。經過8個回合激烈對抗,“王海大隊”最終以大比分勝出。
“虎狼逼出好獵手,對抗中勝隊友,為的是將來在戰(zhàn)場上打敗敵人。” “金飛鏢”飛行員宗永恒曾駕機飛越宮古海峽,護送轟炸機突破第一島鏈深入西太平洋訓練。在他眼里,訓練中低空飛到最低、載荷飛到最大、實彈打到邊界、遠海飛到盡遠,才能掌握未來制勝的先機。
“在大隊,一切靠實力說話!”青勝介紹,大隊里任何一名飛行員都可以擔綱領銜,統(tǒng)籌調配相關資源。每次訓練結束一下飛機,放下裝具包就打開電腦包,已經成了飛行員們的習慣性動作。他們逐個動作研究分析,總結優(yōu)劣得失,不斷提升技戰(zhàn)術水平。
造血更輸血。記者了解到,在這次“脖子以下”改革中,“王海大隊”一次性就給兄弟單位輸送優(yōu)秀骨干飛行員5名。新一代飛行員正帶著“王海大隊”的英雄血性,在強軍征程上昂首闊步。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