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案件由誰來辦、進展到什么程度,網上都能查到。來法院辦事,心里有了底。”在貴州省遵義市匯川區(qū)人民法院,一位李姓當事人將身份證放在法院訴訟服務中心的信息查詢系統(tǒng)上,案件的名稱、案號、立案日期、庭審人員等信息均在屏幕上顯示出來。
以前,一些當事人既不知道案件進展到了什么階段,也不清楚最終是由誰簽發(fā)的裁判文書?,F在,當事人通過手機就能查詢到案件相關信息。
2014年11月,中國審判流程信息公開網正式開通,全國統(tǒng)一的審判流程信息公開平臺搭建形成。到2015年年底,全國31個高級人民法院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高級人民法院生產建設兵團分院,全部建成轄區(qū)內三級法院統(tǒng)一的審判流程信息公開平臺,并與中國審判流程信息公開網建立鏈接,實現了全國審判信息的全面覆蓋和統(tǒng)一對接。
依托審判流程信息網,當事人千方百計打聽案件進展變?yōu)榉ㄔ褐鲃酉虍斒氯烁嬷?。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可以憑有效身份證件、手機號碼、查詢碼及密碼,隨時登錄查詢、下載有關流程信息、材料等,及時了解和監(jiān)督案件進展。普通公眾也可以通過該網直接查詢最高人民法院機構設置、法官名錄、訴訟指南、開庭公告等信息。隨著審判流程信息公開網的改造升級,網站進一步豐富了審判流程節(jié)點信息,實現庭審筆錄及庭審錄像的查閱下載,開通了文書電子送達,增加了聯(lián)系法官和舉報投訴等功能。
截至去年年底,最高人民法院受理的25509件案件的審判流程信息,已全部通過審判流程信息網向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公開,公開信息項目達52.5萬個,成功推送短信3.3萬條,總訪問量達98.5萬人次。
“正義不僅要實現,還要以看得見的方式實現”。黨的十八大以來,司法公開工作駛入快車道。人民法院不僅大力借助廣播電視、報刊雜志等傳統(tǒng)媒體和公民旁聽審判的傳統(tǒng)形式,而且更加注重利用信息化,在全國范圍內建成審判流程公開、庭審活動公開、裁判文書公開、執(zhí)行信息公開四大公開平臺。
日前,備受社會關注的于歡故意傷害案采用全程微博直播的方式,向社會公開庭審實況,成為人民法院司法公開的又一典型案例,讓該案的審判成為全民共享的一堂“法治公開課”。
“加百利”輪海難救助再審案、喬丹商標爭議行政糾紛系列案、快播公司傳播淫穢物品牟利案……各級法院高度重視大案要案審判公開,通過微博、互聯(lián)網直播等方式,依法公開審理了一批社會關注的重大案件,取得良好效果。截至目前,僅中國庭審公開網就累計直播全國法院案件超過22萬件,全國各網站累計訪問量突破20億人次。
當前,從審判公開拓展到立案、庭審、執(zhí)行、聽證、文書、審務等各個方面,我國已經實現了司法內容全程、全面公開。
2013年7月1日,全國統(tǒng)一的裁判文書公開平臺——中國裁判文書網正式開通。目前,各級法院均在中國裁判文書公開網上傳裁判文書,實現了全國法院全覆蓋、案件類型全覆蓋和辦案法官全覆蓋。最新數據顯示,中國裁判文書網累計公布文書總量超過3118萬篇,訪問總量累計超過94億人次,用戶覆蓋全球21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已成為全世界最大的裁判文書網,哈佛、耶魯、斯坦福等世界一流大學均將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的裁判文書列為研究對象。
2014年11月,全國統(tǒng)一的執(zhí)行信息公開平臺——中國執(zhí)行信息公開網正式開通。通過該平臺,公眾可以查詢全國法院失信被執(zhí)行人名單信息、被執(zhí)行人信息、執(zhí)行案件流程信息和執(zhí)行裁判文書。截至目前,執(zhí)行信息公開平臺累計公布失信被執(zhí)行人749萬例。
如今,傳統(tǒng)媒體和政務網站、白皮書、新聞發(fā)布會、12368訴訟服務熱線、微博微信新媒體等多樣化的司法公開新格局已經形成,以公開促公正、保廉潔、提公信的觀念逐漸深入人心,陽光司法讓正義以看得見摸得著的方式得到實現。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