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俊波同志生前曾擔任福建省政和縣縣委書記,2015年我們同時榮獲“全國優(yōu)秀縣委書記”稱號。還記得,2015年6月30日,我和廖俊波同志一起在人民大會堂聆聽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教誨。如今,他卻因公殉職,讓我扼腕嘆息。斯人已去,精神永存。48歲的廖俊波同志就這樣離去了,但他用生命詮釋了人生的意義,他的精神就是一座豐碑,聳立在人們心中。我決心以廖俊波同志為學習的榜樣、對照的鏡子、前進的動力,不忘初心,扎實工作,當好信念堅定、真情為民、敢于擔當、務實重行、清正廉潔的模范,做新時期優(yōu)秀縣委書記。
當好信念堅定的模范。廖俊波同志入黨25年,對黨忠誠、信念堅定,無論在鄉(xiāng)鎮(zhèn)、區(qū)縣,還是在市里,始終堅守一名共產(chǎn)黨員的價值追求,永葆共產(chǎn)黨人的政治本色。每一名共產(chǎn)黨員,從舉起拳頭入黨宣誓開始,就必須一心向黨,聽黨的話,永遠跟黨走。紅安是著名的革命老區(qū),為革命犧牲了14萬英雄兒女。新的歷史時期,我們要大力發(fā)揚革命年代“一要三不要”(要革命,不要錢、不要家、不要命)和“一圖兩不圖”(圖奉獻,不圖名、不圖利)的紅安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堅定理想信念,樹牢“四個意識”,保持紅安永遠紅。
當好真情為民的模范。廖俊波同志對群眾有深厚感情,把群眾安危冷暖時刻放在心上,真心實意為百姓謀福祉,贏得群眾的真心愛戴。任政和縣縣委書記期間,面對政和縣貧困落后的狀況,他立下誓言、迎難而上,以“背石頭上山”的勁頭帶領干部群眾開拓進取、苦干實干,該縣連續(xù)3年進入全省縣域經(jīng)濟發(fā)展“十佳”,累計減貧3萬多人。廖俊波同志不幸去世,盡管他已經(jīng)離任政和縣,但仍有近千名政和縣干部群眾自發(fā)前往參加追悼會。德莫高于愛民,行莫厚于樂民。作為一個地方的主要負責人,要像廖俊波同志那樣,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弘揚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優(yōu)良作風,切實解決好群眾在就業(yè)、就醫(yī)、上學、住房、出行等方面的實際困難,讓人民共享改革發(fā)展成果,提高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以貧困不除愧對先烈、群眾不富寢食難安的歷史使命感,把精準脫貧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堅決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zhàn)。
當好敢于擔當?shù)哪7?。廖俊波同志敢擔當、敢負責、敢作為,身體力行把黨的方針政策落實到基層和群眾中去,在促進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中爭當先鋒。面對政和縣落后狀況,他精心打造政和省級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引進創(chuàng)辦60多家規(guī)模企業(yè)。群眾都說,“園區(qū)是書記一腳一腳踩出來的”。擔當不能掛在口頭上,要體現(xiàn)在實際行動中。我們一定要像廖俊波同志那樣,敢于擔當、勇于負責,面對風險失誤,敢于承擔責任;面對歪風邪氣,敢于亮劍,堅決斗爭;面對危機、突發(fā)事件,敢于挺身而出;面對利益誘惑,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當官就不要發(fā)財、發(fā)財就不要當官”教誨;面對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繁重任務,提醒自己“怕苦莫當官、當官莫怕苦”。
當好務實重行的模范。廖俊波同志長期在基層一線工作,始終牢記黨的囑托,對事業(yè)無比熱愛,對工作精益求精。他干工作恪守“能到現(xiàn)場,就不在會場”的理念,有股子拼命精神,幾十年如一日,舍小家、為大家,家人想和他吃頓年夜飯都不容易。事業(yè)是干出來的,不是等出來的。作為“一線總指揮”,要像廖俊波同志那樣,求真務實、真抓實干,按照目標變規(guī)劃、規(guī)劃變項目、項目變工程、工程變成效的要求,與機遇牽手、與規(guī)律同行、與時間賽跑、與困難拼搏,努力營造想干事、干成事、多干事、干好事的實干之風。要堅持一線工作法、搬石頭工作法,大力發(fā)揚“釘釘子”精神,一錘接著一錘敲,一天接著一天干,積小勝為大勝,努力創(chuàng)造經(jīng)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實績。
當好清正廉潔的模范。廖俊波同志嚴以自律、廉以自守,從不以公權謀取私利,對家人要求嚴格,在干部群眾中形象好、口碑好。風成于上,俗形于下。領導干部帶頭就是無窮的力量。作為“一把手”,要切實增強主體意識、自律意識、標桿意識、表率意識,以身作則,以上率下,凡是要求黨員干部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黨員干部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以實際行動化作無聲的命令、強大的感召,讓下級黨組織看到榜樣,讓黨員干部看到希望。要慎獨慎微,增強政治定力、紀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要認真落實管黨治黨主體責任,管好家人和身邊工作人員,培育清正家風,帶出清廉隊伍,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tài)。
(作者:中共湖北省黃岡市委常委、紅安縣委書記)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