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帶一路”是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的重要實踐
世事如棋局局新。隨著新興經濟體和廣大發(fā)展中國家的發(fā)展壯大,世界多極化趨勢日益不可阻擋,人類社會變得更加多元、包容與平衡。這是時代的進步,不僅不是問題,而且是化解挑戰(zhàn)的答案。全球化之勢不可逆轉,任何國家都不可能獨善其身,應對全球性挑戰(zhàn)需要全球性努力。然而,西方一些人卻一葉障目,認為自己在全球化過程中吃了虧,開始打退堂鼓,從全球化的旗手變?yōu)槿蚧淖枇?。一度甚囂塵上的“歷史終結論”沉寂下去,西方日益擔憂其優(yōu)勢喪失、輝煌不再,人類社會或邁向“后西方”時代,因此不惜祭出保護主義、以鄰為壑的武器??梢?,冷戰(zhàn)結束20多年來,人類和平與發(fā)展的事業(yè)仍面臨重重挑戰(zhàn),國際形勢的發(fā)展變化錯綜復雜、波譎云詭,全球性挑戰(zhàn)層出不窮,增加了未來的不確定性。
“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越來越多的人將目光投向中國,期待中國發(fā)揮更大作用。中國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站在關注人類前途命運的高度,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為塑造新型國際關系、完善全球治理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還堅持正確義利觀,以義為先、義利并舉,不急功近利,不搞短期行為,著力構建命運與共的恢宏畫卷,成為世界亂局中的穩(wěn)定之錨。圍繞“一帶一路”倡議,習近平主席多次進行出訪并作出系列重要論述,充分體現了合作共贏的精神。2017年1月,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發(fā)表重要演講,深刻闡釋了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為推動世界發(fā)展和人類文明進步提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中國方案。“一帶一路”化身為中國與國際社會堅定推動經濟全球化、共同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支持自由貿易、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動力。盡管你輸我贏的零和思維在當前國際關系中仍有一定市場,但“一帶一路”所倡導的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具有時代的先進性,旨在構建全球伙伴關系網絡,結伴不結盟,有助于重塑國家之間的互動模式,讓各國聚焦合作、分享機遇,散發(fā)著無法抗拒的魅力。
“一帶一路”已經從中國方案變成“世界方案”,其蘊涵的合作共贏理念得到越來越多國家及國際組織歡迎和支持。2016年11月,在秘魯利馬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共商、共建、共享等“一帶一路”核心理念首次寫入領導人宣言。11月17日,“一帶一路”倡議首次寫入第71屆聯合國大會決議,體現了國際社會對“一帶一路”的廣泛認同。2017年3月27日,中國與新西蘭簽署關于加強“一帶一路”倡議合作的安排備忘錄。新西蘭是首個與中國簽署“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的西方發(fā)達國家,具有重要示范意義。4月初,習近平主席在美國佛羅里達州海湖莊園同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舉行會晤時表示,中美加強經貿合作前景廣闊,雙方要抓住這個機遇。中方歡迎美方參與“一帶一路”框架內合作。這實際上是向美國發(fā)出了參與“一帶一路”合作大計的邀約。4月11日,外交部長王毅與聯合國亞太經社會執(zhí)行秘書阿赫塔爾在北京共同簽署《中國外交部與聯合國亞太經社會關于推進地區(qū)互聯互通和“一帶一路”倡議的意向書》。這是中國與國際組織簽署的首份“一帶一路”合作文件,旨在擴大雙方開展“一帶一路”合作的共識,加強交流對接,深化務實合作。
“一帶一路”開辟了世界各國合作共贏的新天地,為中國贏得更多朋友與伙伴。“一帶一路”唱響合作共贏的主旋律,不僅拉近了中國與沿線國家的關系,推動了世界經濟的可持續(xù)增長,為相關國家民眾帶來實惠,而且是對國際關系理論的豐富和發(fā)展。“一帶一路”雖然是中國倡議的,但所創(chuàng)造的紅利與機遇是世界的,正如習近平主席強調的,中國“不是要營造自己的后花園,而是要建設各國共享的百花園”,這正是“一帶一路”的吸引力。“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必將成為促進沿線國家實現和平與繁榮、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偉大實踐中一座嶄新的里程碑。
(作者: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