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幟鮮明講政治,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和魂,關系黨的前途命運、事業(yè)興衰、人心向背。習近平總書記從黨和國家全局高度,提出“注重提高政治能力”的重大命題,具有極強的現(xiàn)實針對性和深遠的意義。紀檢干部是黨的忠誠衛(wèi)士,要帶頭抓好貫徹落實,使自己的政治能力與職責使命相匹配,為廣大黨員干部樹立標桿。
政治能力對紀檢干部極其重要
講政治要靠政治能力作保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政治能力是把握大勢、把握大局、把握方向的能力,是保持政治定力、駕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風險的能力。紀檢干部肩負神圣使命,既要著眼全局,又要反觀自身,深刻認識新形勢下提高政治能力的極端重要性。
全面從嚴治黨的使命使然。全面從嚴治黨承載著黨在新時代的使命,聯(lián)系著紀檢機關的中心工作。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全面從嚴治黨納入“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強力正風、雷霆反腐,贏得了黨心民心,為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注入了強大正能量,開創(chuàng)了治國理政新局面。沒有全面從嚴治黨,就沒有今天來之不易的大好局面?,F(xiàn)在,正處在中華民族實現(xiàn)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節(jié)點。“正入萬山圈子里,一山放過一山攔。”離目標越近,風險挑戰(zhàn)越多,越需要從政治上抓好全面從嚴治黨。紀檢干部是管黨治黨的重要力量,如果沒有與時俱進的政治能力,就挑不起這份政治責任,抓不好這項政治工程。
強化政治監(jiān)督的職責所系。紀檢機關是黨內監(jiān)督的專責機關,黨內監(jiān)督本質是政治監(jiān)督。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是當代中國最大的政治,也是紀檢干部最根本的政治責任。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全面從嚴治黨不斷推進,黨內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從政治上暴露得越來越充分。政治上的問題必須從政治上解決,尤其要依靠政治監(jiān)督正本清源。運用監(jiān)督執(zhí)紀“四種形態(tài)”,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舉措,是強化政治監(jiān)督的具體抓手。它不是法律尺子、技術手段,而是政治標準、政治要求,必須從政治高度去把握、靠政治能力來落實,否則就無法發(fā)揮其作用。
打鐵自身硬的根本所在。打鐵還需自身硬是對紀檢干部的基本要求,忠誠干凈擔當是起碼素質。自身硬首先要政治過硬、政治能力過硬,否則就沒有“打鐵”的底氣和資格。尤其要看到,同黨內消極腐敗的斗爭,是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的重要組成部分。紀檢干部處在斗爭第一線,經(jīng)常面對“糖衣炮彈”的襲擊、“香風毒霧”的侵蝕、利益集團的“圍獵”,有時甚至是“你死我活”的較量。一旦喪失政治能力,就有可能掉入萬丈深淵,不僅無法履行好忠誠衛(wèi)士的職責,而且連自身都難以保全。這表明,政治能力是紀檢干部立身履職之本。
把準提高政治能力的著力點
提高政治能力不能“空對空”,必須“實打實”。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牢固樹立政治理想,正確把握政治方向,堅定站穩(wěn)政治立場,嚴格遵守政治紀律。這鮮明指出了提高政治能力的“靶向”。紀檢干部要以此為“標的”,堅持問題導向,瞄準關鍵點位發(fā)力。
堅定政治信仰。政治信仰是堅信不疑且身體力行的政治理想,是政治能力的“主心骨”。擁有了政治信仰,才會在政治上有追求、有主張、有擔當、有定力,才談得上有政治能力。體現(xiàn)在紀檢干部身上,就是要堅守以身許黨許國、報黨報國的信念,堅定不移維護核心,對黨絕對忠誠。絕對忠誠是無條件、全心全意、言行一致的忠誠,是信徒般虔誠、殉道式執(zhí)著、雖九死而不悔的忠誠,不是順境時忠誠、逆境時不忠誠。
提高政治站位。政治站位決定政治覺悟、政治眼光,也關乎政治立場、政治方向。“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站得高才能望得遠、觀大局、察全局,才能想明白、看明白、干明白。十八屆中央紀委的工作之所以別開生面、成效顯著,根本就在于政治站位高,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凡是黨中央有要求的,中央紀委都有思考、有部署、有行動,始終同黨中央保持高度自覺的一致。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紀檢工作不是簡單的執(zhí)紀,而是聯(lián)系著黨心民心,聯(lián)系著黨執(zhí)政的政治基礎,聯(lián)系著“五位一體”“四個全面”大局。這對紀檢干部來說,不在于想做什么,而在于只能怎么做;不在于想怎么干,而在于只能怎么干。這就是“政治上的明白人”。
增強政治敏銳性。政治敏銳性就是政治上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敏銳預見發(fā)展趨勢、及時作出反應的能力。這是紀檢干部履行政治監(jiān)督的核心戰(zhàn)斗力?,F(xiàn)在,全面從嚴治黨正處在標本兼治的關鍵節(jié)點,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而“四風”問題有的穿上了“隱身衣”、玩起了“障眼法”,有的出現(xiàn)了新變種、新花樣,迫切需要紀檢干部增強政治敏銳性,善于從政治上觀察和處理問題。尤其要防止和克服“政治麻木癥”,做到遇事多想政治要求,辦事多想政治規(guī)矩,處事多想政治影響,成事多想政治效果。
保持政治定力。政治定力是政治上抗干擾、祛困惑、抵誘惑的能力,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意志力。對紀檢干部來說,就是既要有“得罪千百人,不負十三億”的毅然決然,又要有永遠在路上的恒心、滴水穿石的毅力、鐵杵磨針的韌勁,持之以恒把工作做實做細做到位,為實現(xiàn)“不敢、不能、不想”,迎來海晏河清的政治局面作貢獻。保持這個定力并不容易,不僅需要紀檢干部人人自警,也需要組織上引起重視、加以防范。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