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是近代著名的科學家,他成功修建了著名的京張鐵路,籌劃過滬嘉、洛潼、津蘆、錦州、萍禮、新易、京張、粵漢等線。但同時,他還是一名禮敬妻子、關(guān)愛兒女親屬的模范一家之主,其治家之道一直被世人所稱道。
1861年4月26日,詹天佑出生于廣東省南??h一個破落茶商家庭。詹天佑從小聰明好學,興趣廣泛,尤其對機械有著濃厚的興趣,常用泥土捏成機器模型玩耍。一次,他背著父母把家里的自鳴鐘偷偷拆開又裝上了。父親很喜歡兒子的好學要強,把重振家業(yè)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
1881年,詹天佑從美國耶魯大學畢業(yè),獲學士學位,在120名回國的中國留學生中,獲得學位的只有兩人,他便是其中的一個。他于同年夏回國。之后,他先后在福州、廣州從事洋務(wù)工作,期間還參加了馬尾海戰(zhàn)。
1887年3月27日,26歲的詹天佑和19歲的譚菊珍在雙方父母的主持下,在澳門成婚了。夫妻感情很好,長女詹順蓉于1888年1月17日出生了,之后,譚菊珍又連續(xù)為詹天佑生了2個女兒和5個兒子,一共5男3女,8個孩子。這8個孩子分別是:長女詹順蓉、長子詹文珖、次子詹文琮、次女詹蕙顏(詹順香)、三女詹蕙筠(詹順帶)、三子詹文耀、四子詹文祖、五子詹文裕。
一家人雖然顛沛流離,但過著幸福美好的生活。詹天佑的8個子女都出生于不同的地方,他們分別出生于廣州、直隸林西、山海關(guān)、錦州、北京五地。鐵路修到哪,詹天佑夫婦就把家安在哪。北京水關(guān)長城附近的一處農(nóng)房,夫婦倆當時就曾租住在那里。那是一戶姓姬的人家,是很厚道的農(nóng)民。他們很窮,詹天佑夫婦就給他們錢,讓他們?nèi)ベI牛。后來那對夫婦還請詹天佑給他們新生的孩子起名。那處房子到現(xiàn)在還保持著原樣,依然能看到當年詹天佑簡樸的書房,還有他和妻兒睡過的炕。
詹天佑看到夫人譚菊珍平時吃飯較慢,常常飯未吃完,飯菜先已冷了,就專門設(shè)計訂造了一套保溫餐具,供夫人專用。詹天佑的外侄女譚韞玉曾經(jīng)說過這樣一件事:譚菊珍常年有肺病,臥病在床,常??┭?,久治不愈,無法照料丈夫生活。有人巴結(jié)詹天佑,要給他找個小妾,被詹天佑堅決拒絕了,堅持細心地照料妻子,繼續(xù)維持專一的愛情。
詹天佑的工資不低,每月有500多兩銀子,還有300多兩其他的補貼,加起來一個月將近1000兩銀子(約今40萬元)。其實,詹天佑生活的時代,納妾風氣濃厚,尤其是廣東人愛好蓄妾。如廣州大商人潘士成有50多個小妾,康有為有6個小妾,即使提倡一夫一妻制的大學者梁啟超,在晚年也納了小妾王桂荃(即夫人李惠仙丫鬟王來喜)。即使是“留學精英”的很多人,如嚴復、唐紹儀、馬寅初等,也娶過小妾。詹天佑完全有條件、有理由納妾,但他終生奉行一夫一妻主義。
因為夫人的名字中有個菊字,詹天佑特別愛養(yǎng)菊花,簡直到了入迷的程度。閑暇,他用菊花把庭院裝點得花團錦簇。每當鐵路工程碰到難題時,他信步庭前,駐足菊花叢中,仿佛與花細語,以此排憂解悶。他愛菊花,只要是好品種,不管什么價,都要設(shè)法買到手。愛屋及烏,詹天佑對岳父譚伯羌也是恭敬得無以復加。
詹天佑認為男人必須敬愛妻子,不愛妻子的男人,也必定不會忠于事業(yè)與朋友,他非常反感聽到夫妻爭吵、離婚這類事情,一旦聽說誰家夫妻不睦,他總認為錯在男人。在平時,他總是反復告誡部下要尊重愛護妻子。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京張鐵路上,職工大多十分尊重妻子,家庭普遍和睦,夫妻吵口打架的事情很少發(fā)生。很多職工還是“妻管嚴”,個別職工家里不睦,小心翼翼地遮掩,生怕別人知道。上世紀初,一群來參觀的學生發(fā)現(xiàn)了這種風氣,大為感慨,都十分敬佩詹天佑對婦女的尊重。
1919年4月24日,詹天佑因為心臟病和疲勞過度逝世在漢口。他逝世后,家人遵照他生前意愿,移靈北京安葬。譚菊珍一向體弱,多年患肺病,詹天佑逝世時,她正臥病在漢口俄租界鄂豫哈街9號家里。遷居北京后,她于59歲(1926年)病逝,夫婦相差7歲,夫人后7年逝世,與詹天佑合葬于北京西郊。
詹天佑對兒女等親屬十分關(guān)心。他在托美國朋友布雷肯里奇教授郵寄科技圖書的同時,還專門囑咐其給自己的孩子們寄來最喜歡收藏的美國硬幣。他送長子詹文珖、次子詹文琮到耶魯大學留學。對長女詹順蓉的婚事也十分關(guān)心,幫助她尋找也是鐵路工程師的如意郎君王金職(香港大學工學博士),可惜長女在1914年因難產(chǎn)去世,給詹天佑夫婦極大的打擊。其他兒女長大后都事業(yè)有成。尤其是二子詹文琮繼承了父親的事業(yè),1918年從耶魯大學畢業(yè)后回國投身鐵路事業(yè),人稱“小詹天佑”。他曾任廣東省粵漢鐵路工務(wù)處處長、湘鄂粵全線粵漢鐵路工務(wù)處副處長;抗戰(zhàn)期間,在株洲至萍鄉(xiāng)間搶修被日機炸毀的鐵路,因勞累過度病逝。國民政府以詹文琮因公殉職通令褒獎。詹天佑熱愛網(wǎng)球,在武漢自建的家居旁,建筑了一個網(wǎng)球場,有時會與兒女們打上一兩局。
他對親屬的要求十分嚴格,不徇私情。1906年11月9日,他寫信批評同在京張鐵路工作的一位親戚譚麗泉:“近今一月余,閣下辦事常常耽誤公事,不用心。不知所辦之事可能認真與否?”有一回,詹天佑的內(nèi)弟賭博,輸了1000大洋。他知道后,十分生氣,揮筆寫下一紙:“內(nèi)弟出丑,外兄概不負責!”
詹天佑言傳身教,努力發(fā)揚奉獻國家、勇于創(chuàng)業(yè)、關(guān)心他人、助人為樂的好家風。后人中涌現(xiàn)了大批優(yōu)秀人才,如三子詹文耀、四子詹文祖均畢業(yè)于北京交通大學,五子詹文裕的長子詹同濟畢業(yè)于北洋大學,是著名的鐵路工程師,次子詹同(同渲)畢業(yè)于中央美術(shù)學院,是著名的漫畫家。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