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指出,“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必須加強自律、慎獨慎微”,并特別強調,要注重自覺同特權思想和特權現(xiàn)象作斗爭,注重在選人用人上把好方向、守住原則,注重防范被利益集團“圍獵”,注重自覺主動接受監(jiān)督。這一重要論述思想深邃、立意高遠。各級領導干部要牢記習總書記的諄諄告誡、殷切期盼,真正在嚴格自律上立起標桿當好表率,肩負起應有的政治責任、歷史責任和時代責任。
深刻把握領導干部嚴格自律的本質內涵
習總書記指出,黨要贏得民心、黨中央要有權威,必須廉潔。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是貫徹執(zhí)行黨中央和習總書記重大戰(zhàn)略思想、重要決策指示的中堅力量,肩負著暢一方政令、興一方事業(yè)、領一方風氣、聚一方人心的使命責任。強調領導干部嚴格自律,不是一般的紀律要求而是政治要求,必須從政治上看、從本源上究、從要義上悟。
出發(fā)基點在于新長征的使命召喚。“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開啟了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征程。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崇高事業(yè)需要榜樣引領。實踐表明,黨風正、政風清,才能人心聚、事業(yè)興,反之就會人心離、事業(yè)衰。新長征路上,我們還有許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還有許多“婁山關”“臘子口”需要征服。打鐵還需自身硬,各級領導干部唯有做到忠誠干凈擔當,至廉而威、至公而信、至嚴而范,才能承載起時代重任和歷史使命。
關鍵要害在于管嚴管好手中權力。在自律問題上,對普通群眾而言更多的是道德品行要求,對普通黨員而言更多的是遵規(guī)守紀要求,但對領導干部而言,有著更為鮮明的現(xiàn)實指向。領導干部位高權重,面臨的誘惑和陷阱多,往往成為被攻關、拉攏、“圍獵”的對象。反觀近年來一些高級領導干部落馬,一個突出的表現(xiàn)就在于用權任性、擅權專行、以權謀私、濫權妄為。因此,把手中權力管嚴管好,就牽住了領導干部嚴格自律的“牛鼻子”。
根本路徑在于他律向自律的升華。事物的發(fā)展變化,內因起著決定性作用。領導干部不主動接受監(jiān)督,有再多的紀律規(guī)矩也很難起到作用。個別領導干部在面對誘惑考驗上,“眼里識得破、心里忍不過”,說到底還是內在修為不夠、心中缺乏定力,沒有實現(xiàn)從不敢為不能為向不想為不愿為的“鳳凰涅槃”。嚴以修身的關鍵在于嚴以修心,領導干部只有在靈魂深處、精神家園和道德高點上修內心、強內功、定內力,才能真正練就“金剛不壞之身”。
題中要義在于扛起從嚴治黨責任。“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領導干部在嚴格自律上,既要身正為范,更要引領一方,以“子帥以正”帶動本單位本領域風氣建設“四個自我”。各級領導干部要常懷憂黨之心、深扎愛黨之情、力行為黨之舉、恪盡興黨之責,肩負起從嚴治黨的政治責任和領導責任,著力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zhàn)斗性,真正做到經(jīng)略一方好事業(yè)、打造一方好生態(tài)。
最終落點在于既要干凈又要干事。作為領導干部就是要廉字打底、嚴字立身、干字當頭。空口袋立不起來,遵守規(guī)矩也不是無所作為,清廉是為了更好地實干,把二者對立起來、割裂開來,干部何以修身律己,又如何謀事創(chuàng)業(yè)?時下確有少數(shù)領導干部雖然不貪不占,但為了規(guī)避風險也不愿擔責實干,必須解決由畏紀不為向為官有為、擔當作為、創(chuàng)新敢為的轉變,做到干凈上堪為示范、干事上走在前列。
領導干部嚴格自律重在劃清權力邊界
習總書記強調,“領導干部一定要堅持公正用權、謹慎用權、依法用權”。權力有邊界,用權要擔責。領導干部行使權力,必須正確處理好公與私、情與法、義與利和上與下、集體與個人的關系,既要防止因權責不明誤入違紀迷途,也要防范責權脫節(jié)而心無敬畏,真正讓權力在正確軌道上運行。
擔起應擔之責。權力與義務緊密相關,崗位與責任息息相連。領導干部手中的權力,是黨和人民賦予的,承載的是組織的信賴、事業(yè)的重托和群眾的期盼,不能有“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的任性妄為,而應當公道正派、秉公用權;不能有“用權擔風險、規(guī)避而不為”的怠政心態(tài),而應當掌權干事、用權為民;不能有“權力歸我用、責任由你擔”的割裂失衡,而應當依規(guī)履職、責權對等,真正把手中權力用好、把肩上責任盡好。
清除“灰色地帶”。領導干部不是生活在“真空地帶”,在權力使用上也不可避免地面臨來自方方面面的影響干擾。類似親情網(wǎng)、朋友圈、人情債,一旦處理不好,容易讓權力行使摻雜人情世故、利益關聯(lián)和陳風陋習,從而形成權力變異的不良土壤。領導干部要自覺純凈交往圈、培塑好家風、過好面子關,在用權中擴大“紅色地帶”、清除“灰色地帶”、禁絕“黑色地帶”,切實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嚴防權為己用。古人講“公燭之下不展家書”“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公權為公器,姓公不姓私,廉與貪之間的界線,就是公與私之間的紅線。現(xiàn)實中一些違規(guī)違紀的領導干部,有的搞“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有的搞“近水樓臺、雨露先沾”,這些對公權力的威信帶來極壞的影響。領導干部要時刻敬畏公權屬性、牢記用權宗旨,決不能把權力變成自我服務的領地、謀取私利的工具,做到公私分明、克己奉公。
明晰權力界限。領導干部如果熱衷于“爭權、攬權、擅權”,就可能藐視法規(guī)、無所顧忌,什么事都敢干、什么字都敢簽、什么板都敢拍,最終必定犯錯誤、栽跟頭。領導干部在權力界線的歸屬上要始終拎得清綱紀、把得住分寸,對上級的權力不能伸手,對下級的權力不能插手,對分外的權力不能染指,對集體的權力不能專斷,讓權力行使各歸其位、健康運行。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