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黨是政治組織,丟掉了政治就失去了靈魂。尤其對于馬克思主義政黨來說,講政治是突出的優(yōu)勢和特點。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開宗明義強調“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必須旗幟鮮明講政治”,彰顯的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矢志不渝的政治本色,宣示的是中國共產黨一以貫之的實踐邏輯。
政治問題,任何時候都是根本性的大問題。信仰什么、追求什么、倡導什么是政治,我是誰、依靠誰、為了誰是政治,舉什么旗、走什么路是政治,維護中央權威、向核心看齊還是政治。至于說“政治是集中了的經濟”“戰(zhàn)爭是政治的繼續(xù)”等等這些早已為實踐反復證明的顛撲不破的至理名言更是凸顯出政治之“大”、政治之“要”。習近平總書記講,“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把握住了政治之“大”,綱舉目張,我們黨就風清氣正、團結統(tǒng)一,充滿生機活力,黨的事業(yè)就蓬勃發(fā)展。反之,就弊病叢生、人心渙散、喪失斗志,各種錯誤思想得不到及時糾正,給黨的事業(yè)造成嚴重損失。
事變時移,講政治的方式方法、內涵外延勢必會有相應變化,但是不能不講政治,也不可能不講政治。我們有一些同志可能對過去有段時間政治講過頭的做法心有余悸,于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開始避談政治。甚至在一些別有用心的外人蠱惑之下,犯了政治冷漠癥,信奉政治虛無主義。這不僅是政治模糊,更是政治糊涂。其實不講政治本身也是一種政治,只不過是別人的政治,不是馬克思主義的政治,不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
今天在中國社會一些人中很有影響的政治虛無主義,正是別人最大的政治。當我們因之對自己的道路、理論、制度、文化喪失了自信,對自己的歷史、奮斗、征程開始了懷疑,對自己的英雄、偉人失去了尊重,我們就落入了別人的政治陷阱,犯了萬劫不復的顛覆性錯誤。“共產黨不講政治還叫共產黨嗎?”習近平總書記的發(fā)問如黃鐘大呂,促我們深思,讓我們警醒。
矯枉,但不能過正。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們不搞政治掛帥,卻不能丟掉政治這一靈魂。執(zhí)政,執(zhí)得是“政治”;治國理政,理得也是“政治”。一定要堅持從政治上觀察問題,從政治上思考問題,從政治上解決問題。比如,現在大家對腐敗問題很警覺,其實政治上出了問題,對黨的危害不亞于腐敗問題,甚至比腐敗問題更嚴重。而且腐敗問題從來不是也不會是單純的腐敗問題,背后往往伴生或大或小的政治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之所以能形成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tài)勢,就是因為始終從政治的高度認知腐敗,從政治的高度反對腐敗。
講政治不是空喊政治口號,體現在堅定不移堅持黨的領導中,體現在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中,體現在黨和國家的各項工作中。如果中國共產黨領導核心地位越來越鞏固,黨中央權威得到很好維護,黨的組織更加嚴密、黨的紀律更加嚴肅;如果我們黨自我革命的勇氣有了大提升,自我凈化能力有了大增強,排毒殺菌的政治免疫力有了大提高;如果“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不斷完善,“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協調推進,新發(fā)展理念深入貫徹見諸實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離我們越來越近,我們的政治就講到了位。
講政治不是玩弄政治游戲,體現在政治立場、政治價值、政治品格上。對中國共產黨來說,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是否得民心是政治講得好與壞、對與錯的最高標準。中國共產黨的政治是體察民情、反映民意、順應民心的正大光明,是不斷增強最大多數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的身體力行,不是見風使舵的“投機政治”,不是謀取私利的“金錢政治”,更不是少數人玩弄的“寡頭政治”“政客政治”。
當然,僅僅有講政治的覺悟是不夠的,還要有講政治的能力。不會講政治、講不好政治不僅幫不了忙還會添亂。習近平總書記要求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使自己的政治能力與擔任的領導職責相匹配”強調的正是這一點。對于領導干部來說,加強政治歷練,積累政治經驗,自覺把講政治貫穿于黨性鍛煉全過程,是提高政治能力的不二法門。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