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屆六中全會突出主題是全面從嚴治黨,提出黨要管黨,首先要從黨內政治生活管起;從嚴治黨,首先要從黨內政治生活嚴起。然而,有一些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干部卻錯誤地認為,嚴肅黨內政治生活,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已經過時不能用了,或者干脆不屑用。這種觀點是極其錯誤、極其危險的。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鶎狱h組織是全黨的組織基礎,也是貫徹中央路線方針政策的最后一公里的執(zhí)行者、推動者。肩負如此重任的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政治堅定不堅定,黨性原則強不強,戰(zhàn)斗力行不行,直接關系到黨的政策在基層的落實效果,關系到黨的事業(yè)興衰成敗。而要達到政治堅定、黨性原則強、富有戰(zhàn)斗力,必須常補精神之“鈣”。精神之“鈣”哪里來?除了黨員干部不斷加強自身理論政策學習、提升黨性修養(yǎng),更重要的就是加強和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營造又有民主又有集中、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tǒng)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這其中最根本的是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增強政治性,這是前提、是基礎。也只有增強政治性,才能有充滿正能量的黨內政治生活,才能增強創(chuàng)造力凝聚力戰(zhàn)斗力。
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批評和自我批評是銳利武器,用好這個武器,經常開展思想交鋒,堅持講黨性不講私情,講真理不講面子,同志們才能更團結,黨組織才能更有戰(zhàn)斗力。長征路上召開遵義會議,正是因為大家懷著對革命事業(yè)的忠誠各抒己見,對當時復雜形勢開展思考與爭論,才確立了正確的斗爭路線,確立了毛澤東同志的領導地位,在危險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這雖是歷史事件,但是這種開展思想交鋒的傳統(tǒng)十分寶貴?;鶎狱h組織都應該繼承和發(fā)揚長征精神,經常開展嚴肅認真的黨內政治生活。當前,正是打好扶貧攻堅戰(zhàn)的關鍵階段,對于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而言,更需要有嚴肅認真的黨內政治生活,更需要加強黨組織政治建設,唯有如此,才能不走偏、不走錯道路。
事前“紅臉”,才能避免事后“臉紅”;一腔正氣,才能吹散歪風邪氣。事實上,一團和氣是一種假團結,是政治軟弱、原則不強、黨性不純,是黨內政治生活不嚴肅的突出表現,危害極大。黨員干部應深刻認識這一點,自覺投身黨內政治生活,講黨性、講政治、講原則,不斷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營造正氣充盈的良好政治生態(tài),把全面從嚴治黨延伸到基層。
(李文凱)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