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動官秩缺失大愛
離心離心 懈逃懈逃
乍一看,紅軍入滇,人不過數(shù)萬,槍彈極為匱乏,人文地理稀知,天時、地利、人和都不占優(yōu)。而國民黨呢,占統(tǒng)治之威,舉全國之力,合滇軍、川軍、國軍之眾,占盡先機。但結(jié)局出乎意料,何也?
紅軍過滇,蔣介石急,早早坐鎮(zhèn)貴陽指揮。他訓示道:“此次匪入滇境,山巒重疊,道路崎嶇,給養(yǎng)困難,氣候險惡,瘴霧彌漫……必可消滅殘匪于此滇、黔交界之中”。
還有一人比蔣介石更急,那就是“云南王”龍云,一心想拒紅軍于滇境之外。誠然,蔣介石訓詞中的分析完全沒錯,龍云也不可謂不重視。但龍云擔心的是昆明安危,蔣介石惦掛的是金沙江防線,兩人并非一心。當紅二、六軍團已從鶴慶向金沙江急進時,飛昆明部署剿共的蔣介石,攜龍云同乘飛機到滇西“視察”軍務(wù)。龍云卻疑懼就此被“攜去”,失去“云南王”寶座,一路費心與蔣周旋……
結(jié)果就是,這對名義上的上峰與下屬、中央與地方,始終心中各有盤算,相互算計,一個想當“大王”,一個想當“小王”,皆“王”心太重。蔣介石得知紅軍由石鼓渡江后一百二十萬分的沮喪,一面催令地面部隊急速追擊,一面派飛機沿江狂轟濫炸。在致龍云的電報中近乎懇求:“務(wù)請努力剿匪,完成大業(yè)為盼。”
想我二、六軍團與黨中央那隔不斷、打不斷的母子深情,再看眼前兩位貌合神離高高在上的軍閥大員,難怪蔣介石發(fā)出“國民黨自己打敗了自己”的感慨。悲哉!
高層大員各算盤,基層官秩又何如?
為迅即打通前往金沙江進軍道路,紅四團政委楊成武率隊化裝成國民黨中央軍,祿勸守城民團不問緣由,開城迎接,稀里糊涂就被解除武裝。攻進武定縣衙,縣長周自知和省府“封江督察”孟智仁正一榻橫臥,吞云吐霧。槍聲大作,周才慌稀松軟的持槍來到縣衙,當場斃命,孟則越墻逃竄。進攻元謀縣城,縣長楊均之聞風喪膽,率兵丁棄城而逃。一天拿下3個縣城,如此之易,天下竟有如此奇聞!
還有一個現(xiàn)象值得關(guān)注:就是紅二、六軍團過滇期間,國民黨多路追剿軍,常常跟在紅軍后面,總是相隔一天路程,形成了“一天現(xiàn)象”,不多不少,總也甩不掉,卻也永遠追不上。當紅二、六軍團過了江,國民黨各路大軍追到石鼓,迎接他們的是紅軍標語:
嚇死川軍,拖死滇軍,
氣死中央軍,
英雄是紅軍!
來時接到宣威城,
費心,費心;
走時送到石鼓鎮(zhèn),
請回,請回!
將不思大局,官不愛百姓,兵不敢沖鋒。如此,國家何以治?百姓何以安?軍隊何以威?這群在私利驅(qū)使下的所謂“大軍”,不就成了外強中干的紙老虎嗎?
80年前烽煙逝,再談成敗尤惜今。那個信念如鐵的中國共產(chǎn)黨已然執(zhí)政,那片貧瘠土地上的人民漸臻富裕,那支衣衫襤褸的隊伍正向著改革強軍不斷前行。是的,但我們不能止步,因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長征仍在繼續(xù)。當年,紅軍的成,絕不能忘!“國軍”的敗,更不可不戒,不可不警,不可不防!“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黨的號召震徹長空。讓我們挽手團結(jié),承踐紅軍魂,大愛永向前!
(作者系武警云南總隊政委、少將警銜)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