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塑造呼喚榜樣的力量。全國文明家庭評選表彰活動,就是對時代美德的匯聚和提煉,也是在全社會范圍的一次正能量傳播。愛國守法、遵德守禮、平等和諧、敬業(yè)誠信、家教良好、家風淳樸、綠色生活、崇尚節(jié)儉……300個全國文明家庭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闡釋了新時代家庭文明風尚和家風文化。以他們?yōu)榘駱雍蜆藯U,激勵廣大家庭崇德向善、見賢思齊,鼓勵全社會積善成德、明德惟馨,我們就一定能喚醒文明建設的家庭力量,以豐厚的道義力量推動社會文明進步。
先賢有言:“惟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惟有他發(fā)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家庭文明建設,正是一項為百姓立心、為民族鑄魂的時代工程。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以文明家庭創(chuàng)建活動為載體,以“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為著力點,喚醒廣大家庭崇德向善的道義自覺,我們4億多個家庭的生活一定會更美滿幸福,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一定會更加和諧興旺。
激發(fā)家庭文明建設動力,筑夢民族偉大復興
以文明為元素,以家庭為單位,實行全國性的評選與表彰,讓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表彰大會具有了標本意義。以家庭為細胞的文明創(chuàng)建,有利于整個社會文明建設的持續(xù)推進。
家庭是國家的構成,也是社會的細胞。良好的家風,優(yōu)良的家庭文明,對于整個社會風氣、整個文明體系的構建具有基礎性的作用。社會好風氣的形成,需要以好的家風為基礎;好的社會文明體系,需要以好的家庭文明為底色。
家庭文明對社會文明的支撐作用,歷史經(jīng)驗和現(xiàn)實教訓都足以佐證。好的家風讓人受益終生,不但可以讓置于其間的家庭成員受家風影響和熏陶而具有優(yōu)良的品質,還可以潛移默化地影響和帶動身邊的人,形成良好的風氣一直流傳下來。比如,扶危濟困、達濟天下、憂國憂民等,最終都以家風傳承的方式,不斷地延續(xù)和繼承。
國家文明和社會文明的形成與進步,與家庭文明的進步密不可分。從大的方面講,家庭文明關系國家興亡;從小的方面講,好的家教和家風維系公序良俗與個人幸福。家風不僅關系家庭私事、個人私德,更關乎干部隊伍建設和黨內政治生態(tài)。焦裕祿、谷文昌、楊善洲,這些優(yōu)秀的共產(chǎn)黨員和先鋒模范,不僅有著獨特的人格魅力,更有著良好的家風。
家風好,就能家道興盛、和順美滿。而千家萬戶都好,國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只要人人都爭當文明使者,每個家庭都立志成為文明樣本,就會為我國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供源源不斷的強大動力,匯聚起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磅礴力量。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