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理力爭
朱德在左路軍時期,張國燾反對中央的意圖更加明顯。8月30日,經(jīng)中央多次催促,張國燾才同意率左路軍第一縱隊進入草地,向班佑前進。進入草地第三天,張國燾借口噶曲河水暴漲而要求部隊掉頭返回,并不經(jīng)與朱德商量即以兩人名義致電中央。
那天,朱德親自來到河邊,派警衛(wèi)員潘開文下河測試深淺,確定完全可以渡河,便多次向張國燾提出遵照中央命令渡河繼續(xù)前進。但張國燾執(zhí)意對抗中央決定,拒絕率部過河向右路軍靠攏。對此,朱德曾在后來表示:“到阿壩時,張就變了,不要北上,要全部南下,并發(fā)電報要把北上的隊伍調回南下,我不同意,反對他,沒有簽字。”因朱德堅決反對南下方針,張國燾在勸服無望之下決定采取武力脅迫行動。
曾任張國燾警衛(wèi)排長的何福圣回憶,9月6日的晚上,在部隊折返阿壩的途中,“張國燾命令我和特務營長徐澤明解除朱德、劉伯承兩位首長的衛(wèi)隊以及參謀人員的武裝,把他們全部抓起來。任務是張國燾親口向我和徐澤明下達的,黃超作了補充和具體的布置。”當日夜里,朱德、劉伯承在毫無防范的情況下被武力挾持。隨后,朱德被帶到張國燾住處,張國燾假惺惺地向朱德表示自己是為挽救紅軍才迫不得已出此下策,希望朱德諒解并支持自己的南下主張。面對張國燾這一卑鄙行徑,朱德凜然表示:“要殺要砍隨你,不過,我不會改變我的政治主張的。”武力脅迫朱德就范的陰謀破產(chǎn)后,氣急敗壞的張國燾下令將朱德、劉伯承等軟禁起來,實際上解除了他們的指揮權。
9月8日,中央電告朱德、張國燾、劉伯承,希望左路軍北進,因朱德堅決主張執(zhí)行中央決定并拒絕在電文上聯(lián)署簽字,張國燾無奈之下便以個人名義致電中央,堅持南下的錯誤主張。張國燾軟禁朱德后,又向陳昌浩發(fā)布密令,要求密切關注黨中央領導人動向,必要時不惜用武力脅迫其南下。9月10日,中央意識到張國燾有脅迫中央的危險舉動,果斷率右路軍中紅一、紅三軍和軍委縱隊迅速脫離險境,先行北上。10日凌晨紅三軍及軍委縱隊由阿西北上,向紅一軍靠攏。剛剛會合不久的紅一、紅四方面軍暫時分開。此后,中央多次電令張國燾改正錯誤,繼續(xù)北上,但屢遭拒絕。
負重前行
9月15日,張國燾在阿壩召開中共川康省委和紅四方面軍黨員活動分子會議,公開提出南下主張,并煽動與會者批評中央、圍攻朱德、劉伯承。
會議上,面對張國燾一伙的喧囂,朱德十分平靜,若無其事地翻看手中的書。張國燾逼著朱德表態(tài)反對北上,其親信黃超竟然狂妄地跳起來,罵朱德“老糊涂”“老右傾”“老頑固”。忍無可忍的朱德拍案而起,桌子上的茶杯應聲摔碎在地上:“黨中央的北上方針是正確的。北上決議,我在政治局會議上是舉過手的。我不反對北上,我是擁護北上的。我是一個共產(chǎn)黨員,我的義務是執(zhí)行黨的決定。”為了迫使朱德等人就范,張國燾把彭紹輝、郭天民等高級干部抓起來欲殺之而后快,幸虧朱德及時干預才幸免于難。
被編入左路軍的原紅一方面軍各級指戰(zhàn)員對張國燾違反中央決定的行為十分不滿,一些干部甚至醞釀私下拉部隊去找中央。為避免因擅自行動導致更嚴重局面,朱德曾對他們說:“我們一定要堅持真理,堅持斗爭,堅決擁護黨中央北上抗日的路線,但要掌握正確的斗爭策略,要顧全大局,維護紅軍的團結,只有加強全體紅軍的團結,才能克服一切困難,爭取革命事業(yè)的勝利。搞分裂活動的只是張國燾少數(shù)幾個人,眼前的曲折總是能克服的。”在朱德的開導教育下,大家才隱忍下來,并在事實上成為牽制張國燾的重要力量。
10月5日,張國燾在四川理番縣卓木堡召開紅四方面軍高級干部會議,公然攻擊中央路線,宣布另立中央,自封為“主席”。會上,張國燾逼迫朱德表態(tài)支持自己另立的偽“中央”,要求朱德必須與毛澤東“劃清界限”。朱德旗幟鮮明地表示:“你這種做法我不贊成,我們不能反對中央,要接受中央領導。大敵當前,要講團結!天下紅軍是一家。中國工農(nóng)紅軍在黨中央統(tǒng)一領導下,是個整體。大家都知道,我們這個‘朱毛’,在一起好多年,全國和全世界都聞名。要我這個‘朱’去反‘毛’,我可做不到呀!不論發(fā)生多大的事,都是紅軍內部問題,大家要冷靜,要找出解決辦法來,可不能叫蔣介石看我們的熱鬧!”盡管朱德極力反對張國燾的反黨行徑,但張國燾肆意妄為,狂妄宣布開除毛澤東、周恩來、博古、張聞天等黨籍并通令緝捕。為達到拉攏目的,他還宣布任命朱德為“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對此,朱德義正辭嚴地表示,“你不能另起爐灶,你的做法我不贊成,我要接受黨中央的領導,不能當你封的那個委員、這個委員什么的。我按黨員規(guī)矩,保留意見,以個人名義做革命工作。”會議結束后,張國燾又多次逼迫朱德聲明斷絕與黨中央、毛澤東的關系,朱德斬釘截鐵地表明態(tài)度:“你可以把我劈成兩半,但是你絕對割不斷我和毛澤東的關系。”
朱德堅決反對張國燾分裂黨的行徑,對于張國燾肆意妄為形成了有力制約。恰如徐向前所說的那樣,“朱總司令的地位和分量,張國燾是掂量過的。沒有朱德的支持,他的‘中央’也好,‘軍委’也好,都成不了氣候。”
1935年11月,中共駐共產(chǎn)國際代表林育英回到陜北,傳達了共產(chǎn)國際肯定中央正確路線的指示,這對張國燾無疑是當頭一棒。為盡快消除分裂現(xiàn)象,朱德還積極部署與紅二、紅六軍團的會師問題,并安排任弼時隨紅軍總部行動,劉伯承隨紅二方面軍行動,以加強對張國燾的牽制。此后,經(jīng)過反復考慮,朱德單獨致電中央,“提議,暫時此處以南方局、兄處以北方局名義行使職權,以國際代表團暫代中央職務,統(tǒng)一領導。”朱德的提議,受到中央高度重視,經(jīng)過反復溝通研究,7月27日,中央正式批準成立中共西北局,任命張國燾為書記、任弼時為副書記。此后,為實現(xiàn)中央北上計劃,朱德多次向張國燾苦勸,最終促成了紅軍三大主力在陜北勝利會師。
對于朱德在長征途中反對張國燾分裂圖謀的堅決斗爭,黨中央給予了高度肯定。毛澤東曾評價朱德:“臨大節(jié)而不辱”,并在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揮毫題詞:“要學習朱總司令:度量大如海,意志堅如鋼”。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