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蒙蒙亮,顏家忠就起床了。菜市場一如既往的喧鬧,一位攤主仔細端詳了下眼前的人,眼神從疑惑到肯定:“我認得你,前幾天電視臺剛播出你父親的事跡。他真是一個好人??!”與攤主道別后,顏家忠拎著菜,匆忙趕往母親獨居的家。
斯人已隨云水去,風范長存天地間。寧波市委組織部原副部長顏志定一生都勤奮工作、清正廉潔、公私分明。在寧波,他的名字在親人、同事、鄰居,甚至在沒有交集的菜市場攤主、出租車司機的心中,依然有沉甸甸的分量。
顏志定成長于動蕩年代,吃不飽穿不暖是常有的事。在鄞縣鄉(xiāng)下的家里,年邁的奶奶和肩挑一家的母親是他僅剩的親人??恐粢安?、拾柴拉草、編織草帽,家中勉強維持著生計。新中國成立后,顏志定開始參加工作,在第二年就入了黨,成為新社會的干部。對這份得之不易的工作機會,顏志定心中充滿了感恩,他時常說:“是黨和人民把我培養(yǎng)起來,要懂得感恩,要把黨和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
從他成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的那天起,這句話就已經(jīng)融入血液、鑄進靈魂,一生為之踐行,堅定不移。在60余年的黨員生涯里,顏志定始終兩袖清風。68平方米的小兩居、修補多次的鍋碗瓢盆、騎了20多年的自行車、17本厚厚的工作日記陪伴著他一起走過漫長的工作時光。
1985年,寧波面向全社會公開選拔領(lǐng)導干部,率先引入競爭機制,作為分管干部工作的組織部副部長,顏志定大膽探索,精心組織,為寧波干部的能上能下開了個好頭。從組織部退休后,顏志定也沒閑著,主動申請去關(guān)工委發(fā)揮余熱。在他的努力下,寧波市關(guān)工委先后3次獲得了全國先進集體的榮譽。顏志定始終保持著每天工作十多個小時的狀態(tài)。
老同事程童虹曾感嘆:“如果說人是多面的,那顏老的每一面都很光亮、純粹。”在城里工作的30多年里,顏志定一次次將妻子“農(nóng)轉(zhuǎn)非”的機會讓給別人,沒有工作,沒有醫(yī)保,年老患病所有藥物都自費購買;老母親生病送醫(yī)院也堅持不用公車;三個兒子和孫輩更是沒有“享受”過他職務帶來的“便利”,有的一輩子在農(nóng)村,有的在工廠打工,有的靠自身努力走上基層崗位。直到顏志定去世后,大孫女顏建芬才意識到“原來爺爺是那么大的官”。
在外人看來,顏志定似乎不近人情、不食煙火,但在家人、同事、鄰居的心目中,他是一個有情有義、胸懷大愛的人。
有一次,一位同事腰受了傷,顏志定二話不說將他背到醫(yī)院,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心急的父親為兒子忙前忙后。孫女送他的按摩椅,他覺得有人比自己更需要,就轉(zhuǎn)手送給了隔壁單元樓的孤寡老人。家中做了年糕和芋艿,他趁熱送給小區(qū)樓下修自行車的下崗工人。退休在家后包攬家務活,每天晚上雷打不動給妻子從頭按摩到腳。
由于家境貧寒,顏建芬小學沒讀完就去廠里打工。帶著顏家人待人誠懇、工作要強的氣質(zhì)秉性,瘦弱的顏建芬從流水線女工做到了車間主任,由于業(yè)績突出得到企業(yè)一輛小轎車的嘉獎,引起轟動,還上了報紙。“爺爺將報紙復印了許多份,我從沒看見過他那么高興。”顏建芬在看到爺爺笑顏的那一刻,真正有了成就感。
在顏志定的影響下,他的3個孫女全是自謀職業(yè),3對孫女、孫女婿都是共產(chǎn)黨員。“爺爺清貧了一輩子,奉獻了一輩子,奮斗了一輩子。他的那些錚錚誓言、件件好事,也為我們立下踏實做人、清白做事的精神標桿。”顏建芬說。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