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歷史是一面鏡子,時刻提醒著我們要補好理想信念之“鈣”;榜樣是一面旗幟,為我們指引正確的方向。李暉介紹說,湖南省文化廳、省文物局利用湖南豐富的革命文物資源,自今年5月啟動“深化‘兩學一做’ 講好特殊黨課”系列活動以來,全省65家革命紀念類博物館積極行動,已為各級黨組織、廣大黨員講授黨課1271次,組織黨員主題教育活動1628次;參加以上黨課及主題教育活動的人數(shù)達到54.8萬人次,取得非常好的社會反響。
湖南革命文物資源優(yōu)勢明顯
李暉指出,湖南革命文物資源總量大、特色明顯、價值突出。全省共有革命類不可移動文物約1300處,65家革命類博物館收藏可移動文物50余萬件。其中,革命類不可移動文物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0處,總量占全省的22%,位居全國第一。毛澤東、劉少奇、任弼時、彭德懷等革命名人故居和紀念館數(shù)量多、特色明顯;秋收起義、平江起義、湘南起義等重要革命歷史事件舊址遺址多、價值大;建黨、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等各時期革命文物類型全、內涵豐富。是開展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tǒng)教育的重要場所。
為保護好利用好這些革命文物資源,湖南成立了65家革命類博物館。多年的保護利用實踐,鍛煉出一批熟知文物背后故事,又善于講解傳授的宣教隊伍。
實物實話實說。講解員講述特殊黨課,以史為鏡,講史育人,增強了學習教育的現(xiàn)場感和體驗感,提高了學習教育效果。
革命文物是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寶庫
學習黨的歷史,學習革命先輩和先進典型,是黨中央要求的“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重要內容。李暉強調。
湖南黨史陳列館致力于打造一支有質量有影響力“紅色故事團”,將紅色故事主動送往機關、黨校、企業(yè)、農村、學校等。截至目前,“紅色故事團”已走進湖南省近10個市州,宣講次數(shù)達到近70場次,講好有溫度、有力量的黨史故事:理想之光不滅、正義之旗不倒,對信仰信念的堅定秉持之魂;探險之艱、道路之險、趕路之難,對革命道路的堅持堅守;軍規(guī)在路上、形象在路上、大局在路上,對革命紀律的嚴明嚴格的遵守;官兵平等情、軍民魚水情和忠貞不渝情的家國情懷……
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講解員胡蓉通過館藏文物——毛主席精心收藏的兒子毛岸英的衣物,深情講述《偉大的父愛》,引領觀眾走進毛主席的內心世界,去感受一代偉人撕心裂肺的摯愛,還原一位父親的愛和痛。
劉少奇同志紀念館的《一輛見證歷史的吉普車》,講述了1961年4月1日至5月15日,劉少奇坐著一輛普通的吉普車回到闊別近四十年的家鄉(xiāng)湖南進行為期44天的農村調查的故事。63歲高齡的國家主席把生產大隊養(yǎng)豬場的飼料房當作辦公室,工作和居住了七天七夜;他脫下藍布帽,露出滿頭銀發(fā),躬下八尺身軀,深情地向群眾三鞠躬,請求大家講真話、道實情;他謝絕舒適住處安排,住進少時的舊居,盛情邀請?zhí)孔記_部分農民、親友和基層干部在舊居開會座談,聽取大家對中央工作的建議。坐在國家主席這把椅子上,少奇同志心里頭想的都是老百姓的日子。
“戶主——彭德懷,投資壹仟叁佰元。”這是彭德懷元帥以一個普通社員的身份出現(xiàn)在家鄉(xiāng)烏石公社烏石大隊的《社員往來賬本》上的戶頭。彭總在烏石視察時提出,每年回隊參加勞動一個月,當好一名社員。如果不回,就每年投資100元交隊上。從1962年到1965年,彭總連續(xù)3年按時匯款。1979年彭總平反昭雪,他的夫人浦安修來到烏石,遵照他的意愿,將中斷10年的投資1000元一次補上。彭德懷紀念館“彭總的戶頭”講解,折射出共和國元帥偉大的人格魅力,他始終視自己為普通群眾中的一員,始終保持勞動人民之本色,心系家鄉(xiāng)人民,支援家鄉(xiāng)建設,贏得了人民群眾的尊敬。說起湖南文物人的特殊黨課的故事,李暉娓娓道來。
講好有溫度、有力量的革命故事,文物人一直在路上
李暉說,通過主動為各級黨組織、黨員干部學習黨的歷史和革命先輩精神、講好特殊黨課提供場地和優(yōu)質講解服務,增強了學習教育的現(xiàn)場感和體驗感,提高了學習教育效果,引起黨員干部的強烈共鳴,很多黨員干部表示:“課堂中幾次忍不住落淚,很解渴,很受啟發(fā)。思想受震撼,心靈受洗禮,希望以后還能經常有這樣的授課。”
李暉強調,講好特殊黨課不是一次單向輸出,通過開展講好特殊黨課活動,文化文物系統(tǒng)也牢固樹立了廣大干部職工的“四個意識”,激發(fā)了擔當作為精神。該系列活動,就是在“行”上做文章,做到了學習教育知行合一。讓每一名黨員把理想信念和求實創(chuàng)新精神轉化為對奮斗目標的執(zhí)著追求,對本職工作的不懈進取,不忘初心,繼續(xù)前行。
革命文物工作者同樣需要接受革命精神教育。李暉說,革命文物大多地處偏遠,保護工作往往是艱苦的漫長的,沒有一點吃苦精神、堅守精神,沒有一點革命情懷,處處講回報、時時算實惠的人,是做不了、做不好的。革命文物凝聚著偉大的革命精神,閃爍著仁人志士的遠大理想和革命信念的光芒。革命文物工作者自身沒有這種精神,不信這樣的理想信念,闡釋解讀就無法到位,展覽展示就不能入心;只有自己堅定理想信念了,帶著真信真心去展示去解讀,才會使革命史跡事跡動人感人。
講好特殊黨課系列活動是文化文物事業(yè)融入黨的組織建設,文化遺產保護成果惠及廣大黨員,新時期衡量檢驗革命文物保護利用成效的重要體現(xiàn)。李暉要求,要將這一堂特殊黨課推薦到全省市州黨委、縣市區(qū)黨委和高校、大型企業(yè)等黨組織,送到廣大黨員干部的手中,擴大系列活動的輻射范圍,形成更大的影響力。
講好有溫度、有力量的革命故事,湖南文化文物人一直在路上,永遠在路上。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