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進的,有時穿過塵埃,有時穿過泥濘,有時橫渡沼澤,有時行經(jīng)叢林。”可以想象,這樣的前行,自然不會一帆風順。
我們黨在歷史關頭克服了弱、散、垮的傾向,從而沒有被危機所擊潰。之所以能夠克服這些致命問題,關鍵在于對全面從嚴治黨的基本原則有著清醒而正確的認識。
不同的人總會有著思想理念、道德情操、水平能力的差異,這些差異會在多大程度上影響組織的力量呢?或者說,凝聚起來的組織能否勝任當下的歷史任務呢?這都需要客觀地加以認識、判斷,而并非不證自明的。
正是因為黨內(nèi)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個體化差異乃至問題,客觀上妨礙到了歷史使命的完成,所以整合差異對全面從嚴治黨來說具有緊迫性。
中國共產(chǎn)黨創(chuàng)立以來就一直重視管黨治黨的問題,并在這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治黨問題上披荊斬棘,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堅定意志和工作力度,取得了階段性的巨大成績,獲得了全國人民的認同和贊揚。
此次六中全會強調(diào)全面從嚴治黨,通過了黨內(nèi)政治生活和黨內(nèi)監(jiān)督領域的兩個重要文件,既鞏固已有成果,又以新的規(guī)章制度來深入解決問題。
抓好黨建是“大的政績”
實踐證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是一個堅強的領導集體,具有非凡的判斷力和戰(zhàn)略定力。通過全面從嚴治黨的舉措,牢牢抓住了中國問題的主要矛盾,將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與國家、人民的命運更緊密地統(tǒng)一起來。
為什么說全面從嚴治黨牢牢抓住了中國問題的主要矛盾?我們知道,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當下中國存在各種問題,解決這些問題即意味著辦好中國的事情。但什么問題才是關鍵問題,這是不可以誤判的。誤判的話,輕則解決不了問題,重則會犯下顛覆性錯誤。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特征,倘若黨不能勝任這一領導,那么中國的發(fā)展就會陷入困境。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黨的形象和威望、黨的創(chuàng)造力凝聚力戰(zhàn)斗力,不僅直接關系黨的命運,而且直接關系國家的命運、人民的命運、民族的命運。如果我們黨弱了、散了、垮了,其他政績又有什么意義呢?這是對“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深刻注解。特別是后面一句話,實質(zhì)上就是說在關注各種具體工作時,千萬不可讓黨陷入弱、散、垮的狀態(tài)。在這個意義上,全面從嚴治黨、抓好黨建是“一個大的政績”,是對國家和人民的“一個大貢獻”。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