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文化傳播要有三點:一張臉,一顆心,一個魂。
“一張臉”指的是中國文化的面貌。這是辨識度很高的臉,是在世界潮流中,體現(xiàn)中國特色、中國氣派、中國風格的臉。
“一顆心”指的是一顆包容、真誠、溫厚的心。
“一個魂”指的是中華與人類之魂。
只有這樣,才能讓世界人民真正地了解中國文化的面貌,感知中國藝術家內心的溫度,深悟中華民族愛好和平、共同發(fā)展的偉大理想與美好心愿。
“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是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國家軟實力構建、國際話語權競爭的高度,提出的對外傳播的根本要求。國際傳播貴在對話、講故事。因此,立像、辦展、演講等都是推出經典的有效方式。
立像,是指為先賢立像。
辦展,通過對古代和現(xiàn)代一脈相承的作品展覽,完整地展示中華民族的美的歷程,會使世界感知這個民族前進的步伐。
演講,從語言文字道出一個有意味的中國故事。
以我自身經驗為例,20世紀90年代,我開始創(chuàng)作系列中華人物塑像以立時代豐碑,已創(chuàng)作了老子、孔子等為代表的近500尊塑像立于世界多個國家。這是以“人”為核心的創(chuàng)作,恩格斯指出文化即人化。表現(xiàn)人民,首先要從表現(xiàn)好個體的人入手。習近平總書記說:“人民不是抽象的符號,而是一個一個具體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愛恨,有夢想,也有內心的沖突和掙扎。”通過對溫良、靈敏、堅毅的中國人的塑造,我在尋找、在求索,如何表現(xiàn)一個偉大民族曲折而自強不息的心路歷程。一個藝術家只有把自己的情感和民族情感融為一體,才能傳遞溫度,放射能量,體現(xiàn)魅力。這樣所塑造的群像,才是大寫的“中國人”。
通過國際巡展方式可將藝術及思想影響世界。近年來,我的作品在多個國家進行巡展。2012年9月4日,聯(lián)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手扶孔子像面對世界100多個國家的外交官發(fā)表演講:“這些作品表現(xiàn)的不僅是一個國家的靈魂,更是全人類的靈魂。”
通過國際交流展覽傳播中國故事。2016年9月,“中國寫意——來自中國美術館的藝術” 在巴洛克風格的建筑墨西哥城圣伊德方索學院(博物館)盛大開幕,在墨西哥掀起了一陣“中國熱”,不僅將“中國寫意”精神推向世界,也在世界人民心中種下了一顆中國文化的種子。展覽中,中國美術館培訓了150多個墨西哥志愿者用西班牙語講解來自中國的藝術,通過展覽的作品以及志愿者的導覽,拉近了兩國文化間的距離。
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我們要通過文藝作品傳遞真善美,傳遞向上向善的價值觀,引導人們增強道德判斷力和道德榮譽感,向往和追求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我們的文藝作品源自生活,這生活,就是人民的偉大實踐;我們的文藝作品傳遞精神,這精神,就是中國精神!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