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北京,2016年的秋天比往年來得略急一些。
然而,一個多月來,不管是冷風瑟瑟,還是秋雨綿綿,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西側的道路上,前來參觀展覽的人群始終絡繹不絕。
9月23日開幕至11月6日臨時閉館,參觀“英雄史詩 不朽豐碑——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主題展覽”的觀眾總數(shù)突破52萬人次,單日最多參觀人數(shù)3.2萬余人次。
滿頭銀發(fā)的老者、意氣風發(fā)的青年、天真爛漫的孩子……前來參觀的人們年齡不同、職業(yè)各異,但對長征都滿懷著同樣的崇敬與向往。
這是一場展覽,更是一場不忘初心的深情紀念。
看點紛呈
“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
走進展廳,最顯眼的3根立柱上陳列著毛澤東同志對長征意義的概括,立柱背后是紅軍過草地的大型組雕,立柱前面是介紹長征概況的視頻投影和巨幅地圖——2000平方米的展覽就是從這里層層展開。
“什么是長征?”“長征期間發(fā)生了什么?”“長征有何重要意義”“長征精神為什么偉大”……為了讓觀眾們通過回望80年前那段苦難和輝煌,深切感受中國共產黨和紅軍譜寫的壯麗史詩,這次展覽作了精心安排。
展覽內容編排以時間為順序,以重要戰(zhàn)役戰(zhàn)斗、重大歷史事件和重要人物為主體,分為“戰(zhàn)略轉移踏征程”“偉大轉折定航向”“浴血奮戰(zhàn)勇向前”“革命理想高于天”“勝利會師開新局”“不忘初心,走好新的長征路”6部分,涵蓋紅一、紅二、紅四方面軍及紅25軍的長征歷程。
“相比以往,這次長征主題展的內容更加全面,既宣傳紅軍主力的歷史作用,又安排專題和單元反映陜甘邊根據(jù)地政府和南方八省游擊隊的重要貢獻,不僅充分展示領袖人物的豐功偉績,還生動展現(xiàn)普通官兵的革命精神和人民群眾的無私支持。”軍事博物館副館長黃亦兵說。
紅軍長征帶到陜北的唯一一門山炮、瀘定橋的鐵索等一批珍貴文物,“七根火柴”“金色魚鉤”等30個經典長征故事,講述紅軍戰(zhàn)士至死不忘對黨忠誠的雕塑《最后一次黨費》……275幅圖片、252件文物、45件藝術品以及5件新創(chuàng)作油畫雕塑,呈現(xiàn)出豐富的歷史細節(jié),讓廣大觀眾仿佛回到了那段艱苦卓絕的光輝歲月。
展覽還精心設計了“遵義會議”“飛奪瀘定橋”“過雪山草地”等5處大型主題景觀,真實再現(xiàn)歷史場景,強化“帶入感”。“過雪山草地”主題景觀,不僅實景設置了雪山、水草地,還運用聲、光等手段營造了寒風呼嘯、雪花漫天的天氣效果,讓人如臨其境,使許多觀眾流下感動的淚水。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