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今年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追尋著當年的紅色足跡,展望著我們今天新的征程,不禁思考著黨和紅軍長征勝利的根源。10月21日,中央隆重集會,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習近平總書記發(fā)表重要講話,以寬廣的視野和深邃的眼光,闡發(fā)了長征的重大歷史和現(xiàn)實意義,闡明了長征精神的深刻內涵,回答了我們黨和紅軍為什么能贏得長征勝利,我們黨將如何弘揚長征精神,走好今天長征路的重大問題。
一問:黨和紅軍為什么在危機關頭能轉敗為勝、轉危為安?
紅軍長征的那個年代,中國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黑暗境地,社會危機四伏,日寇野蠻侵略,國民黨反動派置民族危亡于不顧,向革命根據地連續(xù)發(fā)動大規(guī)模“圍剿”,黨內左傾錯誤軍事路線導致中央革命根據地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其他根據地也遭受挫折,中國共產黨和紅軍到了危急關頭,中國革命到了危急關頭,中華民族到了危急關頭。面對生死存亡的嚴峻考驗,我們黨領導紅軍,以非凡的智慧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戰(zhàn)勝千難萬險,付出巨大犧牲,勝利完成震撼世界、彪炳史冊的長征。
長征途中,紅軍面臨著兇惡殘暴的追兵阻敵,面臨著嚴酷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還面臨著同黨內錯誤思想的激烈斗爭,中國革命面臨著方向和道路的抉擇。遵義會議,成為我們黨的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這次會議糾正了左傾教條主義軍事路線,實現(xiàn)了“兩個確立”、“一個形成”:一是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同志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二是開始確立了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正確路線在黨中央的領導地位,三是開始形成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從而使我們黨和革命事業(yè)轉危為安、不斷打開新局面有了最重要的保證?!睹珴蓶|傳》的作者菲利普·肖特認為,“長征,也改變了中共領導人的思維方式。上世紀20年代及30年代早期,當時的中國共產黨深受蘇聯(lián)影響,長征之后,毛澤東和他最親密的戰(zhàn)友們確信一定有更合適的方法來領導中國革命。”
習近平總書記告訴我們,經過長征的千錘百煉,我們黨在思想上不斷成熟,在血的教訓和斗爭考驗中得出了一個真理,只有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才能把革命事業(yè)引向勝利。長征走過的道路,不僅翻越了千山萬水,而且翻越了把馬克思主義當做一成不變的教條的錯誤思想障礙。“四渡赤水出奇兵,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奇就奇在從實際出發(fā),神就神在實事求是。從那時起,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fā),就成為我們黨的命根子。
今天,我們黨歷盡艱辛和曲折探索出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條正確道路,它建立在我們仍然處于和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和平與發(fā)展是當今世界的時代主題、變革與創(chuàng)新是時代潮流的正確判斷上。它承載著幾代中國共產黨人的理想和探索,寄托著無數仁人志士的夙愿和期盼,凝聚著億萬人民的奮斗和犧牲,是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的必然選擇。
實踐證明,沿著這條道路,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進程大大加快,已經完成了一半。中國的國力從來沒有這么富足強大過,中國人民的物質和精神從來沒有這么豐富和自信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從來沒有這么接近過。我們如何繼續(xù)前行?習近平總書記告訴我們,既要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又不能固步自封、不思進取,必須堅持從不斷變化了的實際出發(fā),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堅持既定的方向,不斷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發(fā)明、有所創(chuàng)造、有所前進,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永遠充滿生機和活力。
二問:黨和紅軍為什么能壓倒和征服一切敵人和困難?
面對正義和邪惡兩種力量的交鋒,光明和黑暗兩種前途的抉擇,黨和紅軍幾經挫折而不斷奮起,歷盡苦難而淬火成鋼。歸根結底在于心中的遠大理想和革命信念始終堅定執(zhí)著,始終閃耀著火熱的光芒。在風雨如磐的長征路上,崇高的理想、堅定的信念,激勵和指引著紅軍一路向前,擊退上百萬窮兇極惡的追兵阻敵,征服空氣稀薄的冰山雪嶺,穿越了被稱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用頑強意志征服了人類生存極限,縱橫十余省,長驅兩萬五千里。紅軍將士上演了世界軍事史上威武雄壯的戰(zhàn)爭活劇,創(chuàng)造了氣吞山河的人間奇跡。表現(xiàn)出泰山壓頂不彎腰,艱難困苦不后退,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獨特稟賦。
這種稟賦從哪里來?答案是,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習近平總書記鮮明地告訴我們,我們堅定,是因為我們追求的是真理。我們堅定,是因為我們遵循的是規(guī)律。我們堅定,是因為我們代表的是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國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建立在馬克思主義科學真理的基礎之上,建立在馬克思主義揭示的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基礎之上,建立在為最廣大人民謀利益的崇高價值的基礎之上。
習近平總書記告誡我們,今天,我們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和巨大的挑戰(zhàn),奪取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新進展,奪取推進黨的建設偉大工程新成效,奪取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新勝利,我們還有許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還有許多“臘子口”“婁山關”等著我們去征服。
可以預料,艱難前所未有。駕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航船穿激流、過險灘、破浪前行,不亞于紅軍兩萬五千里長征。能否繼續(xù)擁有不被任何敵人和困難所嚇倒,壓倒和征服一切敵人和困難的英雄氣概,取決于我們能否始終做到真理在手,理想在胸,道義在肩。越是任務繁重,我們越要加強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學習,讓真理武裝我們的頭腦,讓真理指引我們的理想,讓真理堅定我們的信仰,用理想之光照亮奮斗之路,用信仰之力開創(chuàng)美好未來。
三問:黨和紅軍為什么能在長征中向死而生、前赴后繼?
長征歷時之長、行程之遠、環(huán)境之險惡、戰(zhàn)斗之慘烈,在中國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在世界戰(zhàn)爭史乃至人類文明史上也是極為罕見的。血戰(zhàn)湘江,我們的紅軍出發(fā)時的8萬6千人,只剩下了3萬多人。5萬多將士血灑湘江兩岸,當地老百姓流傳著兩句話:“3年不喝湘江水,5年不吃湘江魚”。在紅一方面軍二萬五千里的征途上,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紅軍犧牲。紅軍長征總共損失了10余萬人。那么多人慷慨赴死,不怕犧牲,是什么支撐著他們?
習近平總書記告訴我們,是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yè)必然勝利的精神;是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的精神。正是這種精神激勵著紅軍將士以革命的英雄主義譜寫出壯麗的史詩。
有人說,共產黨員和領導干部信念堅定、不怕犧牲情有可原,那些年輕的紅軍戰(zhàn)士,可能還不知道什么是馬克思主義原理、什么是共產主義社會,他們的信念是什么?為什么那么堅定?江西興國縣老紅軍鐘發(fā)鎮(zhèn),長征出發(fā)時只有14歲,他印象最深的是翻越夾金山,他說,“不管困難多大,從來沒有掉過隊,要一直跟著紅軍走,跟著共產黨走。”四川省通江縣的老紅軍秦華禮,18歲參加紅軍,一次負傷落后,他跟一起的傷員說,“一定要想辦法跟著部隊走,跟著黨走,無論走到哪里,就是死了也光榮。”他們雖然沒有學過馬列,但是他們懂得一個樸素的道理:跟著共產黨和紅軍鬧革命,才能趕走日本侵略者,推翻吃人的舊制度,過上好日子。從蘇區(qū)出發(fā)的戰(zhàn)士們,雖然不知道共產主義社會什么樣,但他們見到了蘇區(qū)干部好作風,過上了蘇維埃政權給蘇區(qū)人民帶來的好生活,決心不惜一切保衛(wèi)打土豪分田地的勝利果實。對比前后五次反圍剿截然不同的結果,紅軍將士們堅信,跟著毛主席走就能打勝仗。
以色列的一位將軍仰慕中國紅軍的偉大遠征,親自來中國重走長征路。他遇到一位老紅軍,向他提出一個問題,為什么你的士兵不逃走,反而跟著你一直走下去?老紅軍回答他,因為我一直走在隊伍的最前面。官兵一致同甘苦,共產黨員勇當先,革命紀律真如鐵,這就是紅軍,這就是革命隊伍。這樣的軍隊打不散、拖不垮,因為他們有紅色基因。
今天,我們黨帶領人民繼續(xù)前進,就要大力弘揚偉大的長征精神,堅信我們的事業(yè)是正義的事業(yè),必然取得最后的勝利,始終不忘初心,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為了人民的幸福,英勇向前,不惜犧牲一切。只有這樣,我們的黨才能永遠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才能永遠做中華民族的先鋒隊。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