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國貨物貿易出口額超過德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口國,但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出口增速呈現負增長。2010年,隨著全球經濟復蘇,出口大幅度增加,2010年和2011年增速分別高達31.3%和20.3%。2013年,中國成為世界第一貨物貿易大國。2014年,出口增速明顯放緩,對外貿易發(fā)展進入新常態(tài)。2015年,中國出口震蕩下滑,但情況仍好于其他主要經濟體。[文稿]
人民幣的國際使用主要包括五項內容:一是使用人民幣進行貿易結算和投資;二是使用人民幣進行跨境金融交易或外匯交易;三是允許在香港和其他金融中心發(fā)行人民幣債券;四是人民幣在外匯儲備投資方面的使用情況;五是離岸人民幣存款和人民幣現鈔境外流通。[文稿]
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是我國金融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是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的重要渠道。推動人民幣貿易和跨境結算的六大政策措施:擴大自貿區(qū)建設;簽訂貨幣互換協議;推動資本項目可兌換;進行人民幣匯率機制改革;建立離岸清算中心;形成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文稿]
未來5年,人民幣國際化將繼續(xù)沿著貿易、投資、儲備路徑,重點在國內金融市場改革、優(yōu)化跨境人民幣使用政策、人民幣國際化基礎設施建設、加強風險防范等四個方面穩(wěn)步向前推進。但是,人民幣貿易與跨境結算的進一步發(fā)展面臨著巨大挑戰(zhàn)。[文稿]
田慧芳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全球治理室副主任
完整報告:http://416w.cn/2016/1025/917624.shtml
視頻專輯:http://416w.cn/2016/1025/917632.shtml
國際貿易全球化是當今社會重要的發(fā)展趨勢,中國經過30多年的飛速發(fā)展,已經成為全球近130個國家最大或最重要的貿易伙伴,這必然引出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概念!
所謂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是指經國家允許指定的、有條件的企業(yè)在自愿的基礎上以人民幣進行跨境貿易的結算,商業(yè)銀行在人民銀行規(guī)定的政策范圍內,可直接為企業(yè)提供跨境貿易人民幣相關結算服務。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yè)務種類包括進出口信用證、托收、匯款等多種結算方式。
過去三十年,中國保持了較高的增長率,創(chuàng)造了世界增長的奇跡。值得推崇的是,在成為足夠富裕的國家之前,尤其是擁有發(fā)達的金融市場和被廣泛信賴的公共機構之前,中國的經濟規(guī)模已經足夠大,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力也顯著不斷上升。自90年代以來,中國與世界經濟的融合程度不斷提高,外匯管理體制改革也逐漸向前推進,并正式接受IMF協定條款的義務,實現人民幣在經常賬戶下的可自由兌換。目前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核心牽引力。人民幣雖然還不能完全的自由兌換,但無論從官方部門還是私人企業(yè)看,人民幣已經出現了境外使用現象,在一定區(qū)域內出現了事實上的人民幣區(qū)域化。
2015年12月,人民幣正式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SDR的貨幣籃子,并于2016年10月1日正式生效,成為正式的官方儲備貨幣,也成為歷史上第一個加入SDR貨幣籃子的新興市場國家貨幣。這意味著人民幣國際化邁出的重要一步,也是中國參與國際金融治理取得的最重要成果之一。但人民幣在SDR的權重為10.92%,雖然高于日元的8.33%,英鎊的8.09%,位列第三,但與美元所占的41.73%和歐元所占30.93%相比,提升人民幣的國際化程度,提升人民幣在國際貿易、國際金融領域的影響力,依然任重而道遠。
此次報告,我將從四個部分闡述人民幣貿易和跨境結算的發(fā)展趨勢。第一部分回顧一下中國貿易往來的基本情況;第二部分介紹人民幣貿易和跨境結算的情況;第三部分介紹相關政策的演變;第四部分展望人民幣貿易和跨境結算的機遇、挑戰(zhàn)與趨勢。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