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犧牲克服千難萬險
一支軍隊連死都不怕,還有什么困難不能克服?紅軍是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進行長征的——天上每日幾十架飛機偵察轟炸,地上幾十萬大軍圍追堵截,路上遇到了說不盡的艱難險阻,幾乎每天都有遭遇戰(zhàn)??芍^處處艱難,步步驚心,稍有不慎,隨時可能全軍覆沒。但是,在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英勇的紅軍發(fā)揚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子彈打光了,手榴彈投光了,就拼刺刀,石塊扔光了,就進行肉搏,血戰(zhàn)到底,直到最后勝利。紅軍在長征中經歷了600余次戰(zhàn)役戰(zhàn)斗,在給予敵人沉重打擊的同時,自己也付出了沉重代價。其中,紅一方面軍在長征開始時有8.6萬人,到達陜北時只剩下7000多人。最為慘烈的湘江戰(zhàn)役,擔任后衛(wèi)的紅五軍團的第34師和紅三軍團的第18團的廣大官兵,以與陣地共存亡的無比勇氣,死死阻擊尾追的敵人,掩護主力紅軍過江,結果大部壯烈犧牲。紅軍每前進一公里,就有幾位甚至十幾位同志倒下,十數(shù)萬英雄犧牲在長征途中。漫漫征途灑滿了紅軍將士的鮮血,萬水千山掩埋著長征英雄的忠骨。毫不夸張地說,二萬五千里長征的勝利是廣大紅軍戰(zhàn)士不怕犧牲,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
在長征中,紅軍還面對大自然的嚴峻挑戰(zhàn)。廣大紅軍官兵將天當房,將地當床,頂著寒風,冒著雨雪,風餐露宿,忍饑挨餓,野菜充饑,篝火御寒,甚至吃草根樹皮,經受了超越常人極限的千辛萬苦。紅一方面軍的長征歷時1年,縱橫11個省,行程二萬五千里;紅二方面軍的長征歷時近1年,轉戰(zhàn)8個省,行程二萬里;紅四方面軍的長征歷時19個月,迂回轉戰(zhàn)4個?。患t25軍的長征歷時10個月,行程近萬里。紅軍以百折不撓和所向無敵的英雄氣概,最終完成了長征。“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是紅軍進行艱苦卓絕的長征的真實寫照。“苦不苦,想想紅軍兩萬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輩。”紅軍在長征中不怕犧牲克服千難萬險的精神,已經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和文化之中,成為中華民族不斷前進的強大動力。
挑戰(zhàn)極限創(chuàng)造人類奇跡
長征是向人類生命極限挑戰(zhàn)的一次偉大實踐。在長征中,英勇的紅軍創(chuàng)造了戰(zhàn)爭史上的許多奇跡。中央紅軍第1師第1團的17名勇士強渡大渡河。紅2師4團的官兵一天之中強行軍240里,22名勇士以血戰(zhàn)到底和克敵制勝的革命精神飛奪瀘定橋。中央紅軍一共翻過18座有名的大山,其中5座終年積雪,渡過了24條有名的江河,穿過了荒無人煙的大草地,最終到達了陜北,完成了戰(zhàn)略的大轉移。中央紅軍在368天的長征中,行程二萬五千里,平均每天行軍約70華里。一支沒有現(xiàn)代化交通工具,僅靠兩條腿走路,又身帶輜重的大軍,在地球上最險峻的地帶,長時間行軍能達到這樣的速度,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研究長征的外國人不得不承認:20世紀中“沒有什么比長征更令人神往和更為深遠地影響世界前途的事件了”。長征所創(chuàng)造的奇跡和所表現(xiàn)出來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已經突破了時代和國度的界限,受到國內外的高度贊揚。
紅軍具有敢于克服一切困難,戰(zhàn)勝一切敵人的精神。前有強敵,后有追兵,皚皚白雪,茫茫草地,都不能阻止英勇的紅軍。紅軍在毛澤東和黨中央領導下,一路上克服千難萬險。他們聲東擊西,忽南忽北,避實就虛,縱橫穿插在敵人重兵集團之間,在高山河流之間調動敵人,取得了勇渡烏江天險、四渡赤水河、威逼貴陽、兵臨昆明、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穿越雪山草地等重要勝利,真是克服千難萬險,創(chuàng)造人間奇跡。毛澤東說:“長征是歷史記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長征的勝利,就是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攻堅克難和克敵制勝的勝利。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