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支撐。理想信念缺失或者動搖,精神上就會懈怠,就會政治上變質、經濟上貪婪、道德上墮落、生活上腐化,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因此,共產黨員要把堅定理想信念作為終身的必修課,要通過創(chuàng)新理論武裝頭腦來不斷改進自身,通過不斷加強理論學習,來切實提高政治修養(yǎng)、理論修養(yǎng)、作風修養(yǎng)、紀律修養(yǎng),從而始終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仰。
“忠于人民”反映了強烈的群眾觀念
鄧小平反復強調“我們黨是依靠勞動人民,替勞動人民謀幸福的”,因此,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切以人民利益作為每一個黨員的最高準繩”;他認為“聯系群眾是我黨的生命”,“中國共產黨必須經常警戒自己脫離人民群眾的危險性”,黨員干部必須做到“從群眾中來,而又到群眾中去”,“細心傾聽群眾呼聲,關心群眾疾苦,一刻也不脫離群眾”,這是黨的工作作風建設的核心問題。
鄧小平深知人民群眾的作用和力量。他在解放初期主政西南期間就奉行“政府是人民的,也是為人民的”執(zhí)政理念,以恢復和發(fā)展經濟,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為首要任務,“團結和依靠群眾建設新西南”,并取得了不可磨滅的歷史功勛。在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時期,為了適應時代要求,鄧小平進一步提出黨風建設的新思想,時刻以人民群眾的利益和意愿為重,把“人民擁護不擁護”、“人民贊成不贊成”、“人民高興不高興”、“人民答應不答應”作為全部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
權力是黨和人民賦予的,忠誠于人民要體現在宗旨意識和切實為民服務的行動上。廣大黨員和領導干部要用好人民賦予的權力,加強和改進工作作風建設,必須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在運用權力中體現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作風正派”體現了清正廉潔的個人修養(yǎng)
鄧小平認為“中國的事情能不能辦好,社會主義和改革開放能不能堅持,經濟能不能快一點發(fā)展起來,國家能不能長治久安,從一定意義上說,關鍵在人”,“黨是整個社會的表率,黨的各級領導同志又是全黨的表率……如果黨的領導干部自己不嚴格要求自己,不遵守黨紀國法,違反黨的原則,鬧派性,搞特殊化,走后門,鋪張浪費,損公利私,不與群眾同甘苦,不實行吃苦在先、享受在后,不服從組織決定,不接受群眾監(jiān)督,甚至對批評自己的人實行打擊報復,怎么能指望他們改造社會風氣”。正因為領導干部的清正廉潔能夠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環(huán)境,為經濟社會發(fā)展奠定良好的政治基礎,所以,鄧小平狠批那些“怕字當頭,不敢辦事,不敢講話”的領導干部,并質問他并質問他們“共產黨員為什么怕?為什么不敢講話?為什么不敢負責任?”他主張配備領導班子,“要選那些艱苦樸素,實事求是,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作風正派的人”。
人才隊伍建設是一切建設的基石,是經濟社會建設取得成功的根本保障。尤其各級黨政領導干部作為社會主義各項事業(yè)的領頭羊和決策者,其素質高低決定著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成敗。因此,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更應當不斷提升自身素養(yǎng),自覺講誠信、守紀律,襟懷坦白、言行一致,心存敬畏、手握戒尺,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越界、越軌。只有面對歪風邪氣堅決抵制、面對私利誘惑穩(wěn)得住心神,才能守住做人做事的底線,清清白白做人,堂堂正正做事,坦坦蕩蕩從政,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
“多辦實事,多做少說”展示了務實的工作作風
鄧小平反對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他批判“做官當老爺”、“衙門作風”,認為官僚主義的表現和危害是“高高在上,濫用權力,脫離實際,脫離群眾,好擺門面,好說空話,思想僵化,墨守陳規(guī)……”;他主張領導干部深入基層調查研究,要求黨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要堅持“司令官要到前線,即領導干部要下去,區(qū)黨委到地委,地委到縣,或到某些地區(qū)親自去搞典型示范”,認為這是“糾正官僚主義的良劑”;鄧小平反對空談,認為“我們開會,作報告,作決議,以及做任何工作,都為的是解決問題”,因此,應該“騰出時間來多辦實事,多做少說”;他曾多次強調: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來的,不干,半點馬克思主義也沒有。這充分體現了求真務實的實干精神??照務`國、實干興邦,做好我們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關鍵在落實。黨員干部只有出于對黨和人民的事業(yè)高度負責的態(tài)度,腳踏實地,埋頭苦干,堅持重實情、辦實事、求實效,不圖虛名,不務虛功,才能用實際行動落實服務理念和責任意識,才能扎扎實實地把黨和國家的各項決策和工作落到實處。鄧小平的這些論述,既有對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的追求,又有服務群眾的宗旨意識教育;既有對普通黨員工作學習的要求,更有對領導干部權力紀律的制約。它所蘊含和體現的忠誠的政治品格、一心為民的群眾觀念、清正廉潔的領導作風、求真務實的實干精神,不僅適應當時發(fā)展的需要,對于今天我們黨的作風建設仍然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發(fā)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提出了許多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他多次強調,黨員干部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要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謀事要實、創(chuàng)業(yè)要實、做人要實。這“三嚴三實”,貫穿著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的基本原則和內在要求,體現著共產黨人的價值追求和政治品格,豐富和發(fā)展了黨的建設理論,明確了領導干部的修身之本、為政之道、成事之要,為加強新形勢下黨的思想政治建設和作風建設提供了重要遵循。這與鄧小平關于作風建設的思想是內在統(tǒng)一并一脈相承的。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我們黨關于作風建設的理論也在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不斷豐富和完善。當前,在“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活動在全國各地方興未艾之時,我們學習和重溫鄧小平論“老實”的黨建思想,更有利于對這一作風建設新要求的完整和深刻理解。“三嚴三實”為我們指明了未來黨員和領導干部正心修身的重要守則和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行動準則。這一要求彰顯了我們黨一鼓作氣抓作風、馳而不息改作風的堅定決心和恒心。我們相信黨的作風建設惟有“真抓才能攻堅克難,實干才能夢想成真”!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