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長征途中,堅持信仰、寧死不屈倒下的紅軍將領也不少?,F(xiàn)代人如何能進一步走近那段歷史,走進革命前輩的精神世界?
王樹增:“清貧,潔白樸素的生活,正是我們革命者能夠戰(zhàn)勝許多困難的地方!”方志敏被捕寧死不屈,在獄中寫下一系列文章《清貧》、《可愛的中國》等,文采非常漂亮。方志敏被處決的時候,神色安詳。他是一座豐碑,是個真男人、真黨員、真漢子。
瞿秋白,同樣是位有著豐骨偉大的前輩。寧愿走上刑場,也沒有背叛自己的信仰。國民黨行刑人員回憶,當時瞿秋白走上刑場時還高聲唱著俄語國際歌。
1935年一次突圍戰(zhàn)斗中,劉伯堅不幸身中數(shù)彈左腿負傷,落入敵人手中。獄中,劉伯堅寫下“帶鐐長街行,蹣跚復蹣跚,市人爭矚目,我心無愧怍。帶鐐長街行,鐐聲何鏗鏘,市人皆驚訝,我心自安詳。帶鐐長街行,志氣愈軒昂,拚作階下囚,工農(nóng)齊解放。”
陳毅突圍時大腿被打斷,堅持上山游擊。夏天山上野草叢生,紅軍戰(zhàn)士以野菜度日,然而冬天很難想象。陳毅每天睡不到2個小時,天天高燒和死神戰(zhàn)斗。陳毅在梅嶺被國民黨四十六師圍困時寫下充滿革命樂觀主義的《梅嶺三章》: 斷頭今日意如何?創(chuàng)業(yè)艱難百戰(zhàn)多。此去泉臺招舊部 ,旌旗十萬斬閻羅……
每個人的人生都很艱難,考驗精神質量。要了解革命前輩的信仰,更高層面理解英雄主義,可以多讀些前輩的詩詞和文章。
“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毛澤東1935年寫下的《憶秦娥?婁山關》詞中,既有紅軍鐵血長征中征戰(zhàn)婁山關的激烈場景,更有“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的革命氣度和博大胸懷。
精神狀態(tài)向偉人靠攏,小到人的人生,大到民族,今天說長征精神是在呼喚英雄主義的回歸。
記者:很多電視劇中,部隊穿戴整齊出發(fā)長征。今天,長征路沿途也已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風景優(yōu)美,遍地農(nóng)家樂。今天的年輕人如何真正審視當年“長征”之路?
王樹增:事實上長征不是浪漫的。當年特定環(huán)境,一開始就注定充滿危機,必須了解前提。長征初期有大量犧牲,是一場場對人的忍耐力和精神的嚴峻考驗。在嚴酷的敵我關系的考驗下,長征是一種流動狀態(tài),始終處于行軍、突圍狀態(tài)。在這種狀態(tài)中,后勤補給從哪里來? 敵我力量對比如此懸殊,在人類戰(zhàn)爭史上鮮有這樣的實例。
湘江之戰(zhàn)異常慘烈,我屢屢不忍下筆。湘江上游河面很窄,冬天時可以涉水而過。我多次去勘察戰(zhàn)場,難以想象那條小小的湘江能倒下數(shù)萬人之多———紅軍長征出發(fā)時有8萬余人,過了湘江只剩下3萬多??辈熘?,我找到一位80多歲的老人了解情況。這個老人半天不吭聲,后來說:當時哪里敢看!江面拐彎的地方都是灰色,當時紅軍軍裝就是灰色的,江面上漂滿了紅軍戰(zhàn)士的尸體,大部分都是沒名字的烈士。當?shù)赜袀€民謠:三年不飲湘江水,十年不吃湘江魚。
湘江戰(zhàn)役中,為保證大部隊過湘江,師長陳樹湘率領34師負責后衛(wèi)。大部隊撤離,34師卻遭重重包圍,幾乎全部壯烈犧牲,陳樹湘負傷被捕。當時湖南軍閥頭子何鍵給前線湘軍將領發(fā)電報,命令把這個紅軍師長活著押到長沙來!湘軍官兵連夜抬著陳樹湘行走在小道上。突然,后邊抬擔架的士兵感覺踩著什么差點滑倒。原來,陳樹湘師長躺在擔架上,用手撕開腹部傷口,把腸子掏出來扭斷,寧可親手了結生命,也絕不落入敵軍之手。犧牲時,年僅29歲,被當?shù)匕傩辗Q為“斷腸英雄”。
記者:您對長征精神的理解是什么?
王樹增:長征精神是崇高信仰下的人類壯舉。有些人別說什么信仰,什么都不信。這樣說顯得很時髦,說有信仰很丟人。我認為,任何一個有出息的民族,人都是有信仰的。一個人要活得有質量、活得正直,寧可丟掉一切,都不會丟掉內心堅守的精神價值與信仰。
如今紀念長征,是呼喚英雄主義的回歸。長征不只是艱辛的跋涉,更是精神的凝聚、思想的生長,鼓舞著共產(chǎn)黨人不忘初心,繼往開來。
長征精神是人類文明進程中永不言敗、決不后退的精神,這種精神形成了人類文明發(fā)展的動力,也是世界的精神財富。長征精神是共通的,無論過去、現(xiàn)在,還是未來,它依然影響著人類的文明進程。
記者:今天很多年輕人愿意重走長征路去了解紀念長征,您怎么看待年輕人這種方式?長征精神對于當代黨員、軍人、年輕人有什么意義?
王樹增:他們在尋找一種精神力量,使自己更堅強一些、更樂觀一些、更寬容一些。作為當代中國年輕人、黨員、軍人,需要了解長征的歷史,而不是集體性遺忘。怎么走其實是次要的,做文化生態(tài)修復工作,是非常好的開端。
對黨員的要求,就是要舍棄個人利益,必須為信仰、為大部分百姓謀福祉,黨員絕不能滿腦子都是個人利益。富強是兩個概念,“富”不代表“強”。永遠不要推獨輪車,一個小石頭就能讓你翻車,物質和精神不能一個快一個慢。不要忽視精神的建設,忽略了中國夢就是空話。到了關鍵時刻,只有精神強大的民族、信仰堅定的政黨才能堅持下去。
習近平總書記說過“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做合格黨員,不要忘記中國共產(chǎn)黨最初擁抱的信仰。
長征精神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創(chuàng)造的英雄精神奇跡。我認為,今天有些人精神嚴重缺鈣,強度、剛度不夠。有出息的民族到處都是紀念碑,沒有空白,世世代代紀念歷史民族英雄,這樣的民族是偉大的。有些城市高樓大廈多,紀念碑太少。關鍵時刻,還是要靠英雄度過難關。長征所體現(xiàn)出來的英雄主義和精神硬度,無疑是世界奇觀。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