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互聯(lián)網、手機等網絡媒介的推廣普及,在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出現(xiàn)了電信詐騙等許多社會問題,嚴重威脅著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雖然國家有關部門加大了電信詐騙的打擊力度,但是犯罪分子非常狡猾,常?;臃拢滦问?、新手段層出不窮,讓人防不勝防。那么對于我們個人來說,如何有效進行防范呢?
第一,遇事要沉著冷靜。對來歷不明的電話和手機短信息,特別是涉及錢財的,我們一定要沉著冷靜,仔細核實,不被騙子的花言巧語所迷惑。不要抱有僥幸、怕麻煩心理,無論接到所謂職能部門、所謂親友的電話或短信等,都要核實對方身份及提及事件。進行核實時,不要通過對方提供的聯(lián)系方式進行核實,應撥打有關部門的辦公電話,必要時到其辦公地點進行核實,在沒有確定弄清對方是誰的情況下,更不能盲目答應對方要求。只要我們提高警惕,擦亮眼睛,遇事不慌亂,行事多謹慎,不貪圖小利,不輕信各種莫名其妙的信息,切實增強識別真?zhèn)蔚哪芰?,就能夠有效避免自身財產遭受不法侵害。
第二,不要貪圖小利。騙子常常抓住人們貪圖小恩小惠的心理,打著中大獎、發(fā)放補貼等虛假信息的幌子,誘導人們上鉤。如果你貪圖小利,就給騙子造成了可乘之機,到頭來損失的更多。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天上不會掉餡餅,對于一些“飛來的橫財”,大可一笑了之、不去理會。
第三、信息不外露。在辦理日常事務的過程中,經常需要提供自己的一些信息,比如辦理手機卡、銀行卡以及網上一些網絡賬號的注冊都要你提供一些真實的個人信息,稍不注意,個人信息就會被泄露出去。因此,在填寫個人信息和辦理有關業(yè)務的時候,要有保密意識,保護好自己的各種賬號、密碼。在鏈接WIFI或登陸互聯(lián)網時注意觀察周邊環(huán)境,在需要填寫個人信息的時候,特別是網絡上注冊需要使用個人信息,一定要謹慎,多詢問一下周圍的人。由于電信詐騙雙方不見面,只靠聊天軟件或是打電話聯(lián)絡,這就給犯罪分子很大的漏洞可鉆,所以大家在網絡上進行錢款交易時切不可把密碼、驗證碼等重要信息告知他人。需要提供銀行卡號或密碼的網站不能大意,一定要仔細分辨,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第四,不輕信陌生信息。不輕信來歷不明的電話和手機短信息,不向陌生的人匯款、轉賬。注意保存證據,在日常活動中,不管是給國家機關還是給個人匯出款項,都要注意保存對方文字材料、人員姓名、電話號碼、指定賬號及匯款憑證等有關證據,以備萬一出了問題時能為警方破案提供線索。仔細剖析電信詐騙的本質,就會發(fā)現(xiàn),不管犯罪分子花樣如何、形式多高明,但萬變不離其宗,主要目的都是讓受害人將手中錢財轉出。
第五,發(fā)現(xiàn)被騙要及時報警。萬一我們被騙了,要第一時間向公安機關報案,為警方破案爭取寶貴的時間,并盡可能提供有價值的破案線索。
總之,只要我們人人牢固樹立安全觀念,常備警惕之心,不貪圖蠅頭小利,加強預防教育,犯罪分子的陰謀就不會得逞,電信詐騙就會減少或避免。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僅供參考?!?/p>
本文系宣講家網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
網友之家欄目投稿郵箱為:jst71ztz@126.com,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歡迎加入網友之家QQ交流群,2群:531249826,大學生交流群: 522415122。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