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黨歷來重視選賢任能,始終把選人用人作為關系黨和人民事業(yè)的關鍵性、根本性問題來抓。黨的十八大以來,各級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要求,使選人用人更加科學合理。但是,干部“帶病提拔”現象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fā)的《關于防止干部“帶病提拔”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貫徹黨中央、習近平總書記的新精神新要求,吸收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新經驗新成果,對防止干部“帶病提拔”做出具體規(guī)定,這是做好新時期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的重要遵循。
全面從嚴治黨、從嚴管理干部的重要舉措
“治國之要,首在用人。”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要靠偉大的黨,要靠具有高素質干部隊伍。從嚴管理干部是從嚴治黨的關鍵?!兑庖姟坟瀼芈鋵嵙暯娇倳浵盗兄匾v話精神,積極體現改革精神和法治思維,針對干部“帶病提拔”這個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著眼健全完善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機制,扎緊制度籠子,把好選人用人關,目的是以最堅決的態(tài)度、最果斷的措施加強吏治,把黨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及時發(fā)現出來、合理使用起來,準確識別、堅決擋住那些在政治品質、道德品行、廉潔自律等方面“帶病”的干部。正本清源、純潔干部隊伍,是當前干部隊伍建設的重要任務?!兑庖姟穲猿终_的選人用人導向,以嚴的標準要求干部、以嚴的措施管理干部、以嚴的紀律約束干部,讓每一個干部都深刻認識到懂規(guī)矩、守規(guī)矩是根本底線,切實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這也是對干部最大的負責、最大的愛護。
準確把握《意見》的內容、特點和要求
《意見》聚焦干部選拔任用環(huán)節(jié)突出問題,堅持把責任挺在前面,以責任追究壓陣,打牢日常了解、綜合研判兩個基礎,抓好動議審查、任前把關兩個關鍵,既源頭預防又全程把關,著力形成責任清晰、措施有力、相互銜接、完整閉合的防范機制。
健全完善責任體系,是防止干部“帶病提拔”的根本。干部“帶病提拔”一直以來沒有得到根本解決,與選拔任用工作責任不明確、不落實、難追究有很大關系。習主席指出:“責任要分明,就是要根據干部管理權限,把對每個干部管理的主體責任、直接責任、配合責任劃分清楚,該誰負責就由誰負責,該誰負主要責任就由誰負主要責任,哪個環(huán)節(jié)出問題就追究哪個環(huán)節(jié)管理主體的責任。”《意見》把“落實工作責任”作為首要措施,具體明確了誰負什么責、怎么負責、不負責會有什么后果等一系列問題,壓實了選人用人工作責任,抓住了問題的要害。一是細化了責任情形,規(guī)定各級黨委(黨組)對選人用人負主體責任,黨委(黨組)書記是第一責任人,組織人事部門和紀檢監(jiān)察機關分別承擔直接責任和監(jiān)督責任。二是把責任落實到人,規(guī)定黨委(黨組)在向上級黨組織推薦報送擬提拔或進一步使用的人選時,要認真負責地對人選廉潔自律情況提出結論性意見,實行黨委(黨組)書記、紀委書記(紀檢組組長)在意見上簽字制度。三是加強對責任落實情況的考核,明確把履行選人用人職責情況,作為考核評價黨委(黨組)和組織人事部門、紀檢監(jiān)察機關以及有關領導干部的重要內容。四是充分發(fā)揮組織監(jiān)督和群眾監(jiān)督作用,認真落實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紀實等各項監(jiān)督制度,加強對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經常性監(jiān)督檢查。五是建立健全干部“帶病提拔”問責機制,黨委(黨組)及組織人事部門、紀檢監(jiān)察機關按照職責權限,根據具體情形及其影響,實行責任追究。如逐一檢查動議、民主推薦、考察、討論決定、任職等各個環(huán)節(jié)的主要工作和重要情況,甄別相關責任人的責任;對干部在政治品質、道德品行、廉潔自律等方面存在違規(guī)違紀行為影響使用,但由于領導不力、把關不嚴、考察不準、核查不認真,甚至故意隱瞞、執(zhí)意提拔,造成干部“帶病提拔”的,要按照有關規(guī)定,嚴肅追究黨委(黨組)、相關部門和有關領導干部及相關責任人的責任;凡因干部“帶病提拔”造成惡劣影響的,連續(xù)出現或大面積出現干部“帶病提拔”情況的,要追究黨委(黨組)主要負責人的責任。
加強平時考察識別,是防止干部“帶病提拔”的基礎。防止干部“帶病提拔”,須先識“病”。習主席指出:“知人不深、識人不準,往往會出現用人不當、用人失誤。對干部的認識不能停留在感覺和印象上,必須健全考察機制和辦法,多渠道、多層次、多側面深入了解。”《意見》提出要深化日常了解和注重分析研判,要堅持經常性、近距離、有原則地廣泛接觸干部,深入了解干部的日常品行和表現,這就夯實了防止干部“帶病提拔”的工作基礎。一是多渠道了解,通過調研、平時考核、年度考核、任期考核、民主生活會、述職述廉等渠道,及時掌握干部的德才表現、重要情況和群眾口碑,注重了解干部在重大事件、重要關頭、關鍵時刻的表現。二是多層次觀察,多與干部談心談話,改進談話方法,提高談話質量,觀察干部的見識見解、稟性情懷、境界格局、道德品質和綜合素質。三是多側面溝通,健全完善日常聯系通報機制,組織人事部門應當及時收集整理紀檢監(jiān)察、審計、信訪、巡視、督導等執(zhí)紀監(jiān)督方面的信息和網絡輿情反映的干部有關情況,建立干部監(jiān)督信息檔案。四是全方位分析,充分運用日常了解掌握的情況,根據干部一貫表現,突出對政治品質、道德品行、作風表現、履行選人用人職責、廉潔自律等情況的綜合分析。根據問題線索,及時對干部進行談話或函詢,認真調查核實情況。五是有重點研判,對現任黨政正職、黨政正職擬任人選、近期擬提拔或進一步使用人選、問題反映較多的干部,對有關問題及其性質、程度等進行會診辨析、篩查甄別,作出分析判斷。同時開展經常性分析研判,黨委(黨組)應當注意聽取研判情況匯報,并有針對性地參加專題研判,全面深入掌握干部情況,做到提人知情、提情知人。
強化全程把關,是防止干部“帶病提拔”的關鍵。就選拔任用工作啟動后的人選審查把關,《意見》提出抓好動議審查、強化任前把關,從研究意向性人選到任職前的全過程都作出規(guī)范,抓住了防止干部“帶病提拔”的關鍵。一是在動議環(huán)節(jié)上,要求規(guī)范動議主體職責權限和程序。在任前把關上,要求選好配強考察工作人員,明確考察談話保密與承諾責任,營造講真話的氛圍,提高考察質量。二是對動議審查要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形成合理方案,提出符合好干部標準的人選。堅持先定規(guī)矩后議人選,按照以事擇人、按崗選人的要求,對領導班子優(yōu)化方向、擬選拔職位資格條件和人選產生范圍等進行充分醞釀,在此基礎上比選擇優(yōu),研究意向性人選。并提出積極探索領導班子成員在動議環(huán)節(jié)實名推薦干部辦法和差額醞釀黨政正職崗位人選辦法。對任前把關,強調要針對不同考察對象的具體情況,細化考察內容,改進考察方式,力爭考察結果全面、客觀、準確。根據考察對象履歷、家庭關系、社會背景等情況,抓住重要行為特征,有針對性地找知情人談話。適當拉開考察與會議討論的時間間隔,采取民意調查、專項調查、延伸考察、實地走訪、家訪等辦法,廣泛深入地了解干部。改進考察對象公示和任職前公示方式,探索擴大公示內容、范圍和延長公示時間,充分接受干部群眾監(jiān)督。三是要求做到“四凡四必”。即:做到干部檔案“凡提必審”,個人有關事項報告“凡提必核”,紀檢監(jiān)察機關意見“凡提必聽”,反映違規(guī)違紀問題線索具體、有可查性的信訪舉報“凡提必查”。四是對納入考慮范圍的有關人選,提前審核其政治表現和廉潔自律等情況。任前把關,明確前移審核關口,做到動議即審,該核早核。五是提出要充分聽取有關方面意見,重視研究不同意見,認真進行分析,對有問題疑點經核實不影響使用的,可以列為意向性人選。任前把關,明確要求對發(fā)現問題影響使用的,及時中止選拔任用程序;疑點沒有排除、問題沒有查清的,不得提交會議討論或任用。對一時存疑、暫未使用的干部,要本著高度負責的態(tài)度,及時查清問題、作出結論,為那些受到誣告、誹謗、陷害的干部澄清正名,嚴肅處理打擊報復、誣告陷害行為。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