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定橋邊、大渡河畔,紅軍的英勇與無畏將中國的命運改寫;雪山草地、崇山峻嶺,留下了他們無比堅毅與執(zhí)著的腳步……80多年前的長征,已成為一個符號,雖走進了歷史,卻依然銘刻在當代中國人的記憶深處。而隨著歲月的積淀,長征精神在當下更煥發(fā)出不朽的光芒。
為了銘記這一史詩般的壯舉,更好地傳承長征精神,在全國各地,豐富多彩的群文活動接連舉辦。
重走長征路,感悟紅軍情懷
在云南,畫家們重走長征路,回首歷史,找尋創(chuàng)作靈感。近日,云南省文化館開展“追尋先輩足跡·感悟紅色記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云南畫家寫生活動。15位云南本土知名畫家走上長征路,在皎平渡、會理、威信、豆沙關等地追尋先輩足跡,感悟紅色情懷。藝術家們瞻仰了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居住過的山洞,參觀了皎平渡長征紀念館。革命先輩們無所畏懼的英雄主義氣概讓畫家們由衷欽佩。結束在皎平渡的寫生活動,隊伍一路北上來到四川會理,在詳細了解“會理會議”后,畫家們就地潑墨揮毫,用手中畫筆抒發(fā)對革命前輩的崇敬之情。
畫家們表示,此次紅色之旅使他們的心靈受到震撼,激發(fā)了強烈的創(chuàng)作靈感和熱情。云南畫院副院長郭游表示,回去后將根據(jù)此行積累的素材精心構思,努力創(chuàng)作具有鮮明時代特征的作品。“文藝工作者應該深入基層,把大眾的需求放在首位,與時代共同前行,這樣才能創(chuàng)作出無愧于時代和人民的作品。”云南省文化館館長張桂芬說,15位畫家創(chuàng)作的百余幅作品將于今年底集中向廣大觀眾展示。
在上海,青年人也帶著對先輩的敬意重走長征路。“重走長征路·青春心向黨”上海青年紀念長征勝利80周年紅色尋訪活動日前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啟動,來自申城各高校的20名年輕人從上海出發(fā),尋訪遵義、瀘定、吳起、延安等地,重走長征路,感悟長征精神。啟動儀式上,上海紅軍后代聯(lián)誼會會長、曾11次走過長征路的鄧玉平結合自身經(jīng)歷,為隊員講述了她心目中的長征;上海廣播電視臺主播雷小雪、臧熹與出征的青年隊員們一起朗誦了《長征組歌》,為出征隊員壯行。
此外,上海市諸多社區(qū)文化活動中心以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95周年和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為契機,在暑期開展了一系列愛黨愛國教育活動。祝橋鎮(zhèn)舉辦了“建黨偉業(yè),長征會師”紅色電子小報制作比賽;豎新鎮(zhèn)與北站街道分別組織青少年參觀前衛(wèi)村雷鋒紀念館、豎河鎮(zhèn)大燒殺遺址以及四行倉庫;南橋鎮(zhèn)社區(qū)開啟了“大手牽小手,重走長征路”——社區(qū)家庭紅色故事講演比賽;石泉路街道社區(qū)則邀請老干部開展紅軍長征事跡講座。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