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一
有個老人愛清靜,可附近常有小孩玩,吵得他要命,于是他把小孩召集過來,說:我這很冷清,謝謝你們讓這更熱鬧,說完每人發(fā)三顆糖。孩子們很開心,天天來玩。幾天后,每人只給2顆,再后來給1顆,最后就不給了。孩子們生氣說:以后再也不來這給你熱鬧了。老人清靜了。
點評
抓住人性的弱點,無事不成。
故事二
兩馬各拉一貨車。一馬走得快,一馬慢吞吞。于是主人把后面的貨全搬到前面。后面的馬笑了:“切! 越努力越遭折磨!”誰知主人后來想:既然一匹馬就能拉車,干嘛養(yǎng)兩匹?最后懶馬被宰掉吃了。這就是經(jīng)濟學中的懶馬效應。
點評
如果讓你的老板覺得你已經(jīng)可有可無, 那你已經(jīng)站在即將離去的邊緣。
故事三
夜市有兩個面線攤位。攤位相鄰、座位相同。一年后,甲賺錢買了房子,乙仍無力購屋。為何?原來, 乙攤位生意雖好,但剛煮的面線很燙,顧客要15分 鐘吃一碗。而甲攤位,把煮好的面線在冰水里泡30 秒再端給顧客,溫度剛好。
點評
為客戶節(jié)省時間,錢才能進來快些。
故事四
一禪師見一蝎子掉到水里,決心救它。誰知一碰,蝎子蟄了他手指。禪師無懼,再次出手,豈知又被蝎 子狠狠蟄了一次。旁有一人說:它老蜇人,何必救它?禪師答:蜇人是蝎子的天性,而善是我的天性,我豈能因為它的天性,而放棄了我的天性。
點評
我們的錯誤在于,因為外界過多地改變了自己。
故事五
曼德拉曾被關壓27年,受盡虐待。他就任總統(tǒng)時,邀請了三名曾虐待過他的看守到場。當曼德拉起 身恭敬地向看守致敬時,在場所有人乃至整個世界都靜了下來。他說:當我走出囚室,邁過通往自由的監(jiān)獄大門時,我已經(jīng)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與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仍在獄中。
點評
原諒他人,其實是升華自己。
故事六
有人問農(nóng)夫:“種了麥子了嗎?”農(nóng)夫:“沒,我擔心天不下雨。”那人又問:“那你種棉花沒?”農(nóng)夫:“沒,我擔心蟲子吃了棉花。”那人再問:“那你種了什么?”農(nóng)夫:“什么也沒種,我要確保安全。”
點評
一個不愿付出、不愿冒風險的人,一事無成對他來說是再自然不過的事。
故事七
三人出門,一帶傘,一帶拐杖,一空手?;貋頃r,拿傘的濕透了,拿拐杖的跌傷了,第三個好好的。原來,雨來時有傘的大膽地走,卻被淋濕了;走泥路時,拄拐杖的莽撞地走,時常跌倒;什么都沒有的, 大雨來時躲著走,路不好時小心走,反倒無事。
點評
很多時候,我們不是敗在缺陷上,而是敗在優(yōu)勢里。
【公文寫作欄目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