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明的本質特征
為什么在波瀾壯闊的95年的奮斗歷史中,中國共產(chǎn)黨始終如一地堅持人民立場這一根本政治立場,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幸福?根本原因就在于黨的性質宗旨,是由黨的性質宗旨所決定的。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指出:“全黨同志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實現(xiàn)好、維護好、發(fā)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這是我們黨的鮮明本質特征,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qū)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集中體現(xiàn)了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政治理念和價值追求。
毛澤東同志說過:“為什么人的問題是一個根本的問題,原則的問題。”立足和堅守“人民立場”,鮮明地回答了“我是誰、依靠誰、為了誰”這一根本問題、原則問題,彰顯了黨熱愛人民、服務人民、人民至上的立場和感情。任何政黨都有自己的政治理念和價值追求,是為少數(shù)的人的利益還是絕大多數(shù)人的利益,是重要的分水嶺、重要的本質區(qū)別。我們黨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也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人民群眾謀利益是黨的宗旨。這是黨的立黨之本,也是黨的本質特征、政治品格和政治優(yōu)勢。黨的性質宗旨決定了無論在什么時候,也不論環(huán)境條件、形勢任務如何變化,站在人民立場上、為人民群眾謀利益這一根本原則始終是我們黨的政治理念和價值追求。革命戰(zhàn)爭年代是如此,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的歷史時期,同樣是如此。我們干革命、抓建設、搞改革,盡管任務不同,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立足和堅守人民立場,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人民群眾謀利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yè)的發(fā)展須臾不可偏離。95年來,正是從人民立場出發(fā),我們黨立足于中國國情,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在革命、建設、改革的不同歷史時期,選擇正確的發(fā)展道路,制定和實施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造福于人民群眾。堅守人民立場、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貫穿黨的95年的歷史主線,充分體現(xiàn)了我們黨的性質宗旨,體現(xiàn)了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政治理念和價值追求。
具體到每個黨員來說,崗位可能不同,從事的職業(yè)不同,職務也有高低,但只要是黨員,就應當站在人民立場上來觀察思考問題和處理事情,為人民謀利益、謀福祉,否則就離共產(chǎn)黨員的稱號相去甚遠,就背離了黨的性質宗旨。盡管經(jīng)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tài)文明以及國防和軍隊、黨的建設等領域的具體工作、具體業(yè)務不同,制定和實施的具體方針政策也不同,但出發(fā)點和落腳點都要站在和堅守人民立場上,都要為人民群眾謀利益、謀福祉,這一點是共同的,是不可動搖的。我們反復強調要加強黨性修養(yǎng)、黨性鍛煉,目的就是要牢記黨的性質宗旨,堅守好人民立場,不斷提高廣大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覺悟和能力本領。工作中有失誤和偏差,黨員干部中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不能簡單地歸于工作方法問題,也要從黨性上加以分析,從立場感情上找原因、找不足,把“為什么人”的立場感情問題放在第一位,看看是否站穩(wěn)和堅守了人民立場。要認識到,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直面問題、祛病療傷、激濁揚清,不斷增強黨的自我凈化、自我提高、自我發(fā)展能力,本身就是堅持黨的性質宗旨,堅守人民立場的生動體現(xiàn)。
“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根本政治立場”這一重大命題,還反映和體現(xiàn)了我們黨95年來一貫堅持的唯物史觀。眾所周知,唯物史觀是我們黨的理論基石,是我們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唯物史觀把唯心史觀顛倒的歷史再顛倒過來,確立了人民的歷史主體地位,強調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chuàng)造歷史的動力,強調人民是推動發(fā)展的根本力量。盡管在幾千年的階級社會中,人民處于被壓迫、被剝削的境地,但人民作為歷史的主體地位和推動歷史發(fā)展的決定因素這一點是不可改變的。人民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是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chuàng)造者。特別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人民成為國家和社會的主人,歷史的主動性和自覺性空前煥發(fā)、極大增強,人民主體地位和推動社會發(fā)展的決定因素更加顯現(xiàn)、更加重要。“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根本政治立場”,鮮明地體現(xiàn)了我們黨所堅持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黨的世界觀、方法論在政治領域的體現(xiàn),也反映了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性質,彰顯了人民當家作主的主人翁的地位。堅守人民立場既是我們黨的立場,也是我們社會主義國家的立場。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