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到大,長輩為了保護我們,教育我們說這個不能碰,那個不能動,危險。加上后來自己吃一塹長一智,行走在這一路上就愈發(fā)的小心翼翼。越長大膽子變得越小,牽絆越多,在意的越多,害怕的也就越多。
小時候我去拔電視插頭,被電了一下,心有余悸。后來好一陣子見到電源都躲得遠遠地,更別說碰了,手機充完電要把電源鈕關(guān)掉再去拔插頭,家里的插座壞了,我媽去修,我在一旁緊張得像一頭刺猬,阻攔她,說什么也不讓她碰。
無論是個人經(jīng)驗,還是道聽途說,慢慢的我們知道了這個世界上存在著很多危險,怕冒風(fēng)險,怕受傷受害,于是處處小心,繞開它們,防范于未然。
怕摔,于是不敢爬樹登高,不敢貼著河邊走,躲著井蓋,父母還告訴你,不要跟抽煙打架不學(xué)習(xí)的孩子一塊玩,會被帶壞的。直到后來,就連一些行為夸張格格不入的人都習(xí)慣性的遠離,生怕會腐蝕自己。
對人對事隨時保持理性,評估風(fēng)險等級,甚至還把它運用到了感情上,明知道沒結(jié)果便不去開始一段感情,怕不能長久就不敢深陷其中,怕被拒絕就索性裝傻不開口,怕告白失敗連朋友都做不成就寧愿假裝是朋友,為了躲避未知的荊棘和苦難,于是選擇了逃避。
想得總比做得多。
還沒開始行動,就先把自己難倒了?;孟氤鲆粋€苦難的國度,把自己置身其中,想象出無數(shù)的洪水猛獸,越想越難,越難越怕,然后給自己一個放棄的理由,自以為很理智很明智,沒有感情用事,實際上不過是自欺欺人。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