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7月,作為應屆大學畢業(yè)生,我即將和一批年輕人一起,奔赴西藏各個地區(qū)接受基層工作鍛造。純凈的雪域高原,即將見證我們的青春與夢想。
惟其艱難,才更顯勇毅;惟其篤行,才彌足珍貴;惟其磨礪,才始得玉成。援藏固然相對艱辛,但孜孜奉邊更能了解民生;支邊盡管可能清苦,但非常之境更能歷練人生。盡管身上還帶著激動與迷茫,但作為青春正當時的大學生,扎根邊疆基層從一點一滴做起,將開辟前所未有的人生航向。雪域高原,正是砥礪青春的理想之所;艱苦邊疆,正是玉成擔當?shù)倪m合之地。
作為90后干部,因為時代的某些認知,也許會被打上這樣那樣的標簽;因為更加豐富的舒適選擇,也許會被別人驚異地問“為什么”。到邊疆鍛煉?在基層服務幾年?是否適應那里的環(huán)境?面對這些接踵而至、真實具體的問題,很多人有過思索甚至猶豫。然而,我們更當明白,無論成長的時代多么富足安定,無論職業(yè)上有多少選擇,英雄起于阡陌、壯士拔于行伍,都應是每個時代青年人的信條。尤其是年輕干部,自身成長更應從基層做起、從困難的地方做起。
選擇邊疆,不是選擇人生的一段旅程,而是選擇黨員干部的一份擔當。在這份擔當中,需要以歷史視野,感知源遠流長的中國歷史中,中心和邊疆只是相對的概念,如同雪域高原與繁華內地,都是中國的有機部分。只有以家國情懷啟航,才能完美地理解雪域高原砥礪青春鍛造干部的珍貴意義。
在黨旗下舉起手的時候,我們選擇了內心的遵從與信仰的踐履。選擇援藏援邊的青春,信守的是“計利當計天下利”的情懷,秉持的是“風物長宜放眼量”的遠見,接好一批批援藏干部傳續(xù)的接力棒。將自我的生命價值與青春前景交給西藏,將未來交給自己的雙腳與信念,信仰是真正的錦囊,也是入藏最具責任感的準備。
“志之所趨,無遠弗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無堅不入,銳兵精甲,不能御也。”對信仰的信守、對信念的秉持,使得山海高原與邊疆艱險,不再是人生的特殊限制,而是理想的砥礪之石。雪域高原,會給青春夢想以安家之所,將使得我們年輕的生命,在高原上積累厚實的分量。
(作者為中央民族大學應屆畢業(yè)生,2016年援藏青年干部)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