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毅亭:做谷文昌式的好干部

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何毅亭:做谷文昌式的好干部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再過幾天就是黨的生日。在這樣的時刻,中央黨校舉行谷文昌銅像揭幕儀式,舉辦報告文學《谷文昌》出版座談會,具有特殊意義。

黨校是黨的精神殿堂,是黨員領導干部補鈣壯骨的圣地和凈土。黨的十八大以來,在劉云山校長領導下,中央黨校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黨校治校思想,把黨校姓黨原則貫徹黨校工作全過程,不管是教學科研還是行政后勤,各方面都發(fā)生了深刻變化,黨校的職能作用正在全方位發(fā)揮。

對學員們來說,一個直接感受就是大有莊100號變成了“四個校園”,即“綠色校園”“紅色校園”“書香校園”“文化校園”。到中央黨校來的人都會注意到矗立在校園里的雕塑,既有中軸線上馬克思恩格斯、毛澤東、鄧小平三尊導師和領袖的雕塑,又有學員區(qū)的焦裕祿雕塑。剛剛又在西區(qū)學員樓落成揭幕了谷文昌雕塑。所有這些雕塑,已經而且還會繼續(xù)對學員發(fā)揮無聲的教化作用。與創(chuàng)作谷文昌雕塑的同時,中央黨校出版社隆重推出報告文學《谷文昌》,以飽含深情的筆觸刻畫了谷文昌的崇高形象,把黨員領導干部的楷模生動地展示在世人面前。關于谷文昌的雕塑和報告文學,是中央黨校對谷文昌和谷文昌精神的全景展示,也是中央黨校在紀念建黨95周年之際奉獻給學員、奉獻給社會的重要精神產品。

到今天,中國共產黨已經走過95年光輝歷程。從一大建黨時全國只有50多名黨員,到成為擁有440萬個基層黨組織、8800萬名黨員的世界第一大執(zhí)政黨;從當初一大代表險些被上海租界巡捕抓獲,到長期對敵斗爭中大批共產黨員被國民黨屠殺,再到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勝利、建立新中國,到確立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共產黨一路走來,歷經磨難,歷經坎坷,既有危局和困境,又有凱歌和輝煌,總的發(fā)展軌跡是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中國共產黨成功的密碼是什么?因為這個黨有馬克思主義這一科學理論的指導,有從群眾中從實踐中走出來的黨的杰出人物和政治領袖的領導,有人民群眾這樣銅墻鐵壁的擁護支持,有千千萬萬像焦裕祿和谷文昌這樣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的優(yōu)秀領導干部的苦干實干。

谷文昌身上,集中體現(xiàn)了中國共產黨優(yōu)秀領導干部的責任擔當和人格風范。他把畢生精力獻給了黨和人民的壯麗事業(yè)。特別是1950年至1964年在東山縣擔任區(qū)委書記、縣長、縣委書記期間,立下“不治服風沙,就讓風沙把我埋掉!”的誓言,帶領東山人民苦干14年,制服了“神仙都難治”的風沙,從根本上改變了東山惡劣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同時“以海為田,向海域進軍”,發(fā)展多種經營,不僅使全縣人民擺脫了世代逃荒要飯的苦日子,而且為后來的全面發(fā)展奠定了堅實基礎。面對東山島的滄桑巨變,回鄉(xiāng)探親的海外同胞都發(fā)自內心地說:“共產黨真了不起,把人間荒島變成了人間樂園。豐功偉績,足以雄視百代。”在老百姓眼中,谷文昌是有求必應的“活菩薩”,而只要群眾找他,他必定想方設法幫助群眾排憂解難。他去世后受到人們敬仰,當?shù)匕傩?ldquo;先祭谷公、后祭祖宗”,可見谷文昌在人民群眾心中是何等分量!

谷文昌身上,有四個方面的精神特質彌足珍貴。首先是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他一生經歷多種革命環(huán)境考驗,從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到告別家鄉(xiāng)南下,再到“文革”中遭批斗、被下放,無論在任何崗位、處于何種境遇,從未忘記自己的共產黨員身份,從未動搖理想信念。他經常告誡身邊人說:“我是經過溝溝坎坎的人,但我始終堅定,任何時候都要相信黨,相信黨組織。”他一生有“三怕”:一怕黨的事業(yè)干不好,二怕黨的形象受損害,三怕身為共產黨員被老百姓戳脊梁骨。這“三怕”,正是谷文昌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的錚錚誓言。其次是一心為民的公仆情懷。他幾十年如一日,與群眾打成一片,全縣60多個村400多名生產隊長,他都能當面叫出名字。他經常到基層調查研究,與群眾吃住在一起,勞動在一起,拉家常、問冷暖,滿腔熱情對待群眾,幫助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困難,與廣大群眾水乳交融、親密無間。再就是實事求是的工作方法。面對國民黨抓壯丁留下的家屬問題,他從實際出發(fā),果斷提出“國民黨造災、共產黨救災”的思路,使“敵偽”家屬改為“兵災”家屬,拯救了4700多個家庭,溫暖了民心,彰顯了超常的勇氣和智慧;他敢于抵制“大躍進”年代的“五風”,堅持如實向上級匯報真實情況,敢于講真話、辦實事,這在當時是很不容易做到的。還有就是大公無私的革命家風。他在福建工作30多年,家當只有兩只皮箱、兩只木箱。他嚴格要求家人,“不沾公家的一點油”。他從不為家人謀取任何特殊待遇,妻子史英萍和他同為南下干部,每逢提拔都被他攔下,30年職級沒有變化。群眾中廣泛流傳著“谷式家風”。妻子貼近群眾、勤儉持家、關愛同事、資助貧困孩子的故事,在東山被傳為佳話。他的兒孫都在艱苦環(huán)境和崗位上鍛煉成長,當年身邊工作人員也長期投身公益。

責任編輯:蔡暢校對:楊雪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領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
京公網安備京公網安備 1101010200155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