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泰(1898.8.17-1967.9.30),河北豐潤縣人。1926年到鞍山,同年入日本人經(jīng)營的昭和制鐵所當配管學徒工。1949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歷任配管組長、技術員、副技師、煉鐵廠副廠長、鞍鋼工會副主席等職。1967年9月逝世。他于1950年、1956年、1959年多次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是中國工會第七、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執(zhí)行委員;第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曾多次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孟泰精神在鞍鋼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
“高爐衛(wèi)士”、勞動英雄,這是孟泰留給世人最鮮明的形象。當侵略者把戰(zhàn)火燒到鴨綠江邊,并出動飛機狂轟濫炸時,他挺身而出,不顧個人安危,日夜守護,誓與高爐共存亡。
愛爐如命,愛廠如家。在修復高爐的那些日子里,他經(jīng)常不回家,在最先開工的三座高爐點火的前前后后,他干脆住進煉鐵廠,手拎大管鉗沒白天沒黑夜地干。
孟泰的鉆研精神與苦干精神同樣有名。著名的“孟泰工作法”就是他多年來在高爐工作實踐中摸索出來的一套工作規(guī)律及操作技術。“一五”計劃開始后,他以主人翁的姿態(tài)帶領工友們對生產(chǎn)工藝和設備進行技術改造,自制高爐風口,巧制“橋型抓”。除自己實現(xiàn)60多次重大技術革新外,還組織和帶領了一大批勞動模范、技術專家與能工巧匠,開展了大規(guī)模的技術革新、技術協(xié)作和技術攻關活動,為改造和建設鞍鋼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1953年,孟泰第一個報名參加了鞍山市總工會開辦的掃盲學習班,他是班里年齡最大的學員,也常常是第一個走進教室的學員。他付出了數(shù)倍于其他學員的努力,他甚至請女兒在課本上畫滿了蝴蝶、鐮刀、輪船、高爐等圖片,看圖識字。6個月后,他欣然領取了畢業(yè)證書,并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了一張優(yōu)秀學員獎狀。
作為人民代表的孟泰,除了做好廠里的本職工作外,還要做許多社會工作。常常是在家里不一定什么時候就會有人來找,其中有工人、農民,也有機關干部、家庭婦女,反映情況、尋求幫助甚至喊冤告狀……不管來的是什么人,也不管為什么事情,孟泰總是熱情接待,認真傾聽,只要力所能及,他總是有求必應。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