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歷史事件的發(fā)生都是一次性的,具有不可逆轉性。但是歷史現(xiàn)象具有相似性,對歷史認識的深化,需要通過歷史現(xiàn)象進行比較和對比。歷史規(guī)律具有客觀性,會不斷重復,但是規(guī)律既不能制造,也不能消滅,只能遵從和利用。中國共產黨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密不可分,其內在的關系反映了中國近現(xiàn)代社會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體現(xiàn)了中國社會發(fā)展的大邏輯。一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也是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歷史。95年來,作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yè)的推動者、領導者、組織者和實施者,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大踏步地趕上了時代的潮流,譜寫了中華民族發(fā)展史上的輝煌篇章。
中國共產黨從一誕生起就肩負起了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莊嚴使命
1921年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變”,以此為起點逐步改變了中國的歷史進程和歷史面貌。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成功?它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一路走到今天,其成功的秘密是什么?概括地說,根本原因就是中國共產黨從一誕生起就肩負起了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莊嚴使命。具體地說,就是肩負起了兩大歷史任務,即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xiàn)國家富強、人民富裕。在中國,誰能領導人民解決和完成這兩大歷史任務,歷史和人民就會選擇誰,這是一條被中國歷史反復證明了的鐵律。要深入認識這個鐵律,還是應該來看一看中國近現(xiàn)代歷史的演進情況。
中國是一個有著5000多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大國,曾長期走在世界前列,只是到了近代由于外國列強的入侵和封建統(tǒng)治者的腐朽,才漸漸落伍了。從1840年鴉片戰(zhàn)爭到1919年五四運動的期間,中國社會的各個階級、各個階層、各種政治力量都曾登上歷史舞臺,想挽救中國于危亡之中。這期間,中國的農民階級要救國,發(fā)動了太平天國起義,最后失敗了;中國的資產階級改良派要救國,進行了戊戌變法,最后也失敗了;中國的資產階級革命派要救國,進行了辛亥革命,最后還是失敗了。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雖然推翻了長達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在中國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制度,但是這個革命并沒有改變中國的社會性質。辛亥革命后,政黨政治在中國興盛起來,1912年全國曾出現(xiàn)過大大小小300多個政黨和政治團體,但最終大都曇花一現(xiàn),很快在中國政治舞臺上消失了。到1930年代抗戰(zhàn)前后,資產階級中間派再度活躍,紛紛組黨,在中國又形成了一個除國民黨和共產黨之外的第三大政治力量,它們希望走建立英美式資產階級共和國的“第三條道路”,由于國民黨蔣介石的專制統(tǒng)治,不允許它們合法存在,最終它們轉變態(tài)度,加入到了中國共產黨的陣營。而國共兩黨及其領導下的兩大軍事力量較量的最終結果,是國民黨和國民黨軍在大陸的徹底失敗。
中國近代歷史發(fā)展表明,中國的農民階級和資產階級改良派、革命派,都沒有能力承擔起領導中國革命的重任,不可能領導中國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務。20世紀20年代之前先后建立起來的不同性質的政黨、政團,都未能提出正確的綱領并發(fā)動人民群眾,以解決近代中國社會所面臨的迫切問題。只有中國共產黨成立后才擔負起了這個艱巨的歷史任務,帶領人民進行了不懈的奮斗和探索。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不可逆轉地結束了近代以后中國內憂外患、積貧積弱的悲慘命運。
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主要完成和推進了“三件大事”
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為民族、為人民做了許許多多的事情,概括起來講主要完成和推進了“三件大事”,而且這“三件大事”都與黨肩負的兩大歷史任務密切相關。我們可以把黨成立95年的歷史劃分為三個時期:第一個歷史時期即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從1921年中國共產黨誕生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共28年);第二個歷史時期即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從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共29年);第三個歷史時期即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新時期(從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以來),這個新時期的歷史還沒有完結,還正在延續(xù)。中國共產黨所肩負的兩大歷史任務,就是通過這三個歷史時期來具體表現(xiàn)和展示的。這三個歷史時期用三個關鍵詞進行概括,就是革命、建設、改革。
這“三件大事”也就是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所做的大事,是黨在三個歷史時期分別做的,第一個歷史時期黨緊緊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實現(xiàn)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第二個歷史時期黨緊緊依靠人民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并進行了建設社會主義的探索;第三個歷史時期黨緊緊依靠人民進行了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開創(chuàng)、堅持、發(fā)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件大事還沒有做完,還正在向前推進。第一件大事是為了救國,第二件大事是為了興國,第三件大事是為了強國。第一件大事是后兩件大事發(fā)生的前提,第二件大事是第一件大事的必然走向,第三件大事是第二件大事繼續(xù)探索的偉大成果。這“三件大事”,從根本上改變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前途命運,決定了中國歷史發(fā)展的根本方向。“三件大事”具有內在的必然聯(lián)系,體現(xiàn)了中國社會歷史發(fā)展演進的大邏輯,是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同人民群眾一道頑強拼搏、接續(xù)奮斗的結果,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
那么,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肩負起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莊嚴使命,肩負起兩大歷史任務,做成“三件大事”呢?這就涉及到中國共產黨是一個什么樣的政黨的問題,就要講到黨的指導思想、性質、宗旨、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fā)展觀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馬克思列寧主義是怎樣找到的呢?是先進的中國人經過千辛萬苦找到的。我們知道,在近代中國社會中國人剛開始是向西方國家尋找真理的,但是先生老是侵略學生,一次又一次,國家的情況一天比一天壞。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震動了全世界。俄國人爆發(fā)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對此,毛澤東指出:“這時,也只是在這時,中國人從思想到生活,才出現(xiàn)了一個嶄新的時期。中國人找到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這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普遍真理,中國的面目就起了變化了。”中國共產黨成立時,在中國政治舞臺上雖然還是一個很小的政黨,但它有馬克思主義這個最先進的思想武器,所提出的綱領和奮斗目標,代表著中國社會發(fā)展的正確方向,代表著中國工人階級和其他廣大勞動群眾的根本利益。中國共產黨的性質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中國共產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就是中國共產黨不同于其他政黨的根本所在。中國共產黨具有自己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1945年黨的七大把黨在長期奮斗中形成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概括為“理論和實踐相聯(lián)系的作風”,“和人民群眾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作風”,“自我批評的作風”。這“三大作風”也是我們黨所特有的,是中國共產黨區(qū)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以上這些都是中國共產黨立于不敗之地的秘笈,是黨能夠從近代中國眾多政黨中脫穎而出,并不斷發(fā)展壯大的內在原因。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