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修德:錘煉高尚品格
修業(yè)必先修德。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也說過:“若無德,則雖體魄智力發(fā)達,適足助其為惡。”“德”是每個人成長成才的前提和基礎,一個人的“才”只有與“德”相匹配,以“德”為引領,才能真正成為國家和人民需要的棟梁之才。正像習近平總書記說的那樣:“道德之于個人、之于社會,都具有基礎性意義,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一個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學者認為,中華民族歷來以“禮儀之邦”著稱于世,講文明、懂禮貌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我們今天所建設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也是物質(zhì)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青年是引風氣之先的社會力量,一個民族的文明素養(yǎng)很大程度上體現(xiàn)在青年一代的道德水準和精神風貌上。為此,廣大青年一定要大力加強道德修養(yǎng),注重道德實踐,自覺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積極倡導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帶頭倡導良好社會風氣,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促進社會道德進步。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