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對外發(fā)布了2015天津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10起典型案例,具體如下。
一、民事案件
1.上海星客特汽車銷售有限公司與天津世之源汽車銷售有限公司侵害外觀設計專利權糾紛上訴案
案號:(2014)二中民三知初字第23號、(2014)津高民三終字第0019號
【案情摘要】上海星客特汽車銷售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星客特公司)系一家從事房車設計改裝的生產企業(yè),為有效專利“汽車(2008款客戶之星)”外觀設計專利的專利權人。該外觀設計專利系以美國“福特E350型”汽車作為原型車進行設計改裝后取得。被訴侵權房車系案外人上海申昱公司以美國“福特E350型”汽車作為原型車的改裝車。天津世之源汽車銷售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津世之源公司)在其經(jīng)營場所展銷了被訴侵權房車。上海星客特公司稱天津世之源公司的行為侵害了其外觀設計專利權,故起訴請求:判令天津世之源公司立即停止許諾銷售及銷售侵害其外觀設計專利權的汽車,按實際銷售所得利潤賠償經(jīng)濟損失。
法院認為,判斷涉案授權外觀設計與被訴侵權設計是否相同或者近似時,應當考慮涉案專利產品的設計空間。涉案專利產品是一款根據(jù)原型車設計改裝的房車,其經(jīng)過設計改裝的部位在于車輛的頂部、前部、中部以及后部,同時這些部位中又包含了體現(xiàn)設計人員新穎的設計構思和創(chuàng)造性智力勞動的創(chuàng)新性設計特征,因此可以看出這些部位為涉案專利產品的設計改裝提供了較大的設計自由度,故可以認定涉案專利產品是一款設計空間較大的產品,一般消費者通常不容易注意到不同設計之間的較小區(qū)別。一般消費者在對涉案專利產品房車設計改裝前后的情況具有一定的常識性了解、且通曉相關房車的外觀設計狀況的情況下,以“整體觀察、綜合判斷”的方法,比較被訴侵權設計與授權外觀設計時,創(chuàng)新部分、主視部分以及容易觀察的部位所體現(xiàn)的相同設計特征,會給一般消費者帶來突出的視覺沖擊力,在整體視覺效果上造成的顯著影響更大,故被訴侵權設計與授權外觀設計在整體視覺效果上無實質性差異,屬于相近似的外觀設計,被訴侵權產品落入涉案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法院判決,天津世之源公司立即停止許諾銷售侵害上海星客特公司涉案外觀設計專利權產品的行為,并賠償上海星客特公司經(jīng)濟損失40萬元(含合理費用)。
【典型意義】本案是一起較為新穎且具有典型意義的侵害外觀設計專利權案件。涉案專利產品與被訴侵權產品均是在進口原型車基礎上進行改裝而成的房車,該類產品系我國近年來汽車市場新興的產品,對于該類產品一般消費者的界定及一般消費者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的判斷,是本案的焦點及關鍵。案件審理中,二審法院大膽引入了設計空間作為影響外觀設計專利侵權判定主體—一般消費者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的要素,具有現(xiàn)實需要和可操作性。因設計空間體現(xiàn)了設計者的設計自由度,一般消費者作為與專利產品同類或者類似產品的購買者,其購買的過程即是在市場中經(jīng)過廣泛的對比和辨識的過程。本案中,改裝房車整體的設計空間較大,涉案專利新穎性的設計特征較多,被訴侵權產品和涉案專利產品的相同設計特征均體現(xiàn)在上述體現(xiàn)新穎性的設計特征上,對一般消費者的整體視覺效果影響較大。將設計空間作為一般消費者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的重要參考因素,準確認定相同設計特征對一般消費者視覺效果的影響,使得主觀性較強的外觀設計侵權判定更加客觀,有利于充分保護外觀設計專利權人的合法權益,也符合“萬眾創(chuàng)新”背景下保護創(chuàng)新時代主題。
2.上海巨神大件運輸有限公司與上海景潤大件運輸有限公司等侵害實用新型專利權糾紛案
案號:(2015)二中民三知初字第49號
【案情摘要】上海巨神大件運輸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巨神公司)取得名稱為“一種鉗夾式重型罐體運輸車架及運輸裝置”的實用新型專利,訴訟時仍在專利權保護期內,該專利包括兩個獨立權利要求:權利要求1“一種鉗夾式重型罐體運輸車架”和權利要求6“一種運輸裝置”。上海景潤大件運輸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景潤公司)委托菏澤京九特種汽車有限公司加工桔紅色300噸鉗夾式運輸框架1套,委托中創(chuàng)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承攬運輸甲醇合成塔2臺及附件。巨神公司認為景潤公司等三被告制造、使用的鉗夾式框架車侵害了其涉案專利從屬權利要求2、8和9,故起訴請求:判令景潤公司等三被告停止侵權,銷毀侵權產品,賠償經(jīng)濟損失。
法院認為,1.涉案專利權利要求2的技術特征為連接架上設置有若干插孔,連接銷插入連接架上設置有插孔,使爬梁與鵝項梁連接。爬梁與連接架的連接點為若干個,通過調節(jié)爬梁與不同的插孔連接,調整爬梁與重型罐體設備的縱向距離,從而使爬梁與重型罐體設備接觸。而被訴侵權產品的連接架兩端僅設置有1個插孔,其爬梁與重型罐體設備的縱向距離無法進行調整,不具備本案專利權的技術功能,兩者的技術特征不相同也不等同。2.涉案專利權利要求8的技術特征為將一個鉗夾式重型罐體運輸車架與兩個相對設置的液壓軸線車體中的任一個液壓軸線車體相連,重型罐體設備的一端放置于鉗夾式重型罐體運輸車架的承載架上并固定,另一端直接放置在液壓軸線車體上并固定。被訴侵權產品作為一個整體結構,其兩端的連接架均需要與液壓軸線車體相連接,重型罐體設備的兩端均嵌入鉗夾式重型罐體運輸車架之中,兩者的技術特征不相同也不等同。3.涉案專利權利要求9的技術特征為兩相對設置的液壓軸線車體中的一個液壓軸線車體為8軸,另一個液壓軸線車體為9軸。被訴侵權產品的連接架兩端連接的液壓軸線車體均為10軸以上,兩者的技術特征不相同也不等同。據(jù)此,法院認為,被訴侵權技術方案沒有落入涉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判決駁回巨神公司的訴訟請求。宣判之后,各方當事人均未提起上訴。
【典型意義】本案涉及一種大型罐體運輸工具是否侵犯專利權的問題。涉案實用新型專利是一種對現(xiàn)有技術的創(chuàng)新、改進,所涉及的鉗夾式重型罐體運輸車架的鉗夾可以前后移動,節(jié)約了運輸工具的成本。巨神公司將其涉案專利中的三項從屬權利要求作為保護范圍。司法實踐中,判斷從屬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應準確、具體確定相應從屬權利要求及其所屬獨立權利要求的技術特征,并逐一與被訴侵權產品的相應技術特征進行比對,判定兩者是否構成相同或者構成等同。被訴侵權技術方案包含與權利要求記載的全部技術特征相同或者等同的技術特征的,則被訴侵權技術方案落入專利權的保護范圍;被訴侵權技術方案缺少權利要求記載的一個以上的技術特征,或者有一個以上技術特征不相同也不等同的,則不落入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本案對于依據(jù)從屬權利要求主張權利,法院如何確定專利權的保護范圍具有指導意義。此外,被訴侵權運輸工具系用于運輸我國神華集團重大工程設備,法院準確界定了涉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防止了專利權人濫用權利壟斷市場,保障了國家重點工程的進展。
3.北京百度網(wǎng)訊科技有限公司等與天津市華夏未來文化藝術基金會侵害商標專用權糾紛上訴案
案號:(2013)和知民初字第0298號、(2014)一中民五終字第0020號
【案情摘要】天津市華夏未來文化藝術基金會(以下簡稱華夏未來基金會)為“華夏未來及圖”的注冊商標權利人。北京百度網(wǎng)訊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度網(wǎng)訊公司)將百度推廣服務業(yè)務授權百度在線網(wǎng)絡技術(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度在線公司)經(jīng)營,百度在線公司授權天津市企商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企商公司)為百度推廣服務的天津總代理。企商公司與天津市藍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藍菲公司)建立了推廣服務關系。藍菲公司在使用百度競價推廣其網(wǎng)站時,將“華夏未來”設置為搜索關鍵詞,并使用“華夏未來-藍菲-天津專業(yè)舞蹈培訓學校為搜索條目,相關描述性文字內容為藍菲華夏未來、天津舞蹈權威培訓機構等。華夏未來基金會稱百度網(wǎng)訊公司等侵害了其注冊商標專用權,故起訴請求:確認藍菲公司、百度網(wǎng)訊公司等行為構成侵權,并要求賠償損失、消除影響。
法院認為,藍菲公司使用“華夏未來”作為鏈接到藍菲公司網(wǎng)站的關鍵詞,并使用含有“華夏未來”的標題及描述屬于商標法意義上的使用,可能導致相關公眾在進入藍菲公司的網(wǎng)站前,對藍菲公司的鏈接產生誤認,誤認為該鏈接指向的網(wǎng)站、及網(wǎng)站提供的舞蹈培訓服務與華夏未來基金會有關,侵害了華夏未來基金會對涉案商標享有的專用權。企商公司、百度在線公司、百度網(wǎng)訊公司在本案中已經(jīng)盡到了應有的審查義務和注意義務,對藍菲公司侵權行為的發(fā)生并不知情,未直接侵害華夏未來基金會的涉案商標權,也不應對藍菲公司的侵權行為承擔責任。故,判決藍菲公司消除影響并賠償華夏未來基金會經(jīng)濟損失及合理費用10萬元。企商公司、百度在線公司、百度網(wǎng)訊公司不承擔侵權責任。
【典型意義】本案系百度競價這一商業(yè)模式日益蓬勃發(fā)展的趨勢下,涉及推廣用戶及網(wǎng)絡搜索服務提供者商標侵權責任認定的新類型案件。此類案件的焦點是網(wǎng)絡搜索服務提供者的責任問題,其中的關鍵是對承擔間接侵權責任的網(wǎng)絡服務提供者“過錯”的認定。本案中,百度網(wǎng)訊公司等作為網(wǎng)絡搜索服務提供者,其并非對所有鏈接的網(wǎng)絡信息負有審查義務,但其應當采取一些過濾技術防止侵權信息的傳播,或對于一些明顯的侵權信息及時進行刪除。如果網(wǎng)絡服務提供者未盡到上述注意義務,則因違反對他人合法權益應盡的注意義務而承擔過錯責任。同時,如果權利人已就其商標權對百度網(wǎng)訊公司等作出聲明,這種情況下,百度網(wǎng)訊公司等的注意義務還應包含主動、及時采取措施防止侵權的發(fā)生。該案生效判決按商標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詳細分析了推廣用戶的商標侵權責任,并詳細闡述了網(wǎng)絡服務提供者承擔間接侵權責任時“過錯”的含義,進一步明確了在競價排名模式中網(wǎng)絡搜索服務提供者注意義務的具體內容,合理界定了網(wǎng)絡服務提供商的侵權責任。本案的審理,有利于規(guī)范企業(yè)的經(jīng)營行為,同時對于網(wǎng)絡推廣這種商業(yè)模式的合法發(fā)展提供了積極的指引。
4.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與天津海油正信實業(yè)有限公司侵害商標權糾紛案
案號:(2014)一中民五初字第0069號
【案情摘要】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以下簡稱中海油)依法享有“”商標專用權,有效期限自2007年8月21日至2017年8月20日。天津海油正信實業(y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正信公司)官方網(wǎng)站為。其網(wǎng)站大量網(wǎng)頁上方有圖文“”,部分網(wǎng)頁右上方有圖文“”,網(wǎng)站的首頁包括以下內容:“中海油宣布羅謝爾氣田投產”、“渤??碧皆佾@新進展”、“番禺油田10年產油超2億桶”等等,網(wǎng)站的“業(yè)務與產品”板塊包括以下內容:“煉油產品”、“中國海油惠州煉油分公司是國際上首座集中加工海洋高酸重質原油的煉廠……”、“海洋石油201海洋工程船舶”、“海洋石油981鉆井平臺”、“中海油再擴烏干達業(yè)務板塊”、“中海化學海南基地論文獲石油石化行業(yè)二等獎”等等。另外,該網(wǎng)站有大量關于中海油及其高管人員的新聞報道。故中海油起訴請求:確認正信公司侵害其注冊商標專用權,賠償經(jīng)濟損失 。
法院認為,中海油商標由圖“”及文字“中海油”兩部分組成,正信公司在其網(wǎng)站上多處使用“”圖形,并且在圖形之后緊跟“中海油”文字,其使用的標識與涉案商標構成近似。正信公司在其網(wǎng)站上使用類似標識的行為,屬于商標性使用行為。中海油商標核定使用商品為第4類,正信公司營業(yè)執(zhí)照登記的經(jīng)營范圍以及在其網(wǎng)站上公示的經(jīng)營范圍同中海油商標核準使用的商品類別構成類似商品或服務。中海油商標中包含的圖形有很強的顯著性,正信公司不僅在網(wǎng)頁上的顯著位置大量使用該圖形,而且在圖形之后緊跟“中海油”文字。同時,正信公司網(wǎng)頁上存在大量關于中海油及高管人員的新聞報道。上述因素,足以導致相關公眾誤認為雙方存在特定聯(lián)系,從而對雙方的商品服務產生混淆,正信公司的行為構成對中海油商標專用權的侵害。故判決,正信公司停止侵權并賠償中海油經(jīng)濟損失及合理費用共計20萬元。一審判決后,雙方均未提起上訴。
【典型意義】當前,有些企業(yè)為了爭取更多的商業(yè)機會不惜采用“狐假虎威”、 “攀龍附鳳”的不當做法,拆分國有大型知名企業(yè)的注冊商標, 用于廣告宣傳、展覽以及其他商業(yè)活動中,誤導公眾,易讓消費者誤以為其與國有大型知名企業(yè)有某種聯(lián)系,從而產生混淆。本案侵權行為較為典型,中海油商標中包含的圖形有很強的顯著性,正信公司不僅在網(wǎng)頁上的顯著位置大量使用該圖形,而且在圖形之后緊跟“中海油”文字。同時,正信公司網(wǎng)頁上存在大量關于中海油及高管人員的新聞報道,制造混淆的主觀意圖非常明顯。本案在混淆可能性的判定方面,不僅分析了商標標識的近似性,還綜合考慮了正信公司主觀意圖等各種因素。本案判決對試圖虛構“出身背景”的企業(yè)敲響了警鐘,對企業(yè)網(wǎng)絡宣傳和名稱的規(guī)范使用進行了規(guī)范和引導,對同類案件的審理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5.天津塘沽瓦特斯閥門有限公司訴天津塘沽瓦特斯沃茨閥門銷售有限公司等侵害商標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案
案號:(2014)濱民初字第1503號
【案情摘要】天津塘沽瓦特斯閥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瓦特斯公司)系“TWT”圖形商標專用權人。瓦特斯公司一直將“瓦特斯”作為企業(yè)字號使用至今。天津塘沽瓦特斯沃茨閥門銷售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沃茨公司) 系瓦特斯公司代理商,銷售瓦特斯閥門,同時也生產、銷售其他品牌的閥門產品。沃茨公司以“瓦特斯”作為關鍵詞進行網(wǎng)絡推廣,在百度搜索框中輸入“塘沽瓦特斯閥門”,進入搜索結果網(wǎng)頁,點擊“(原中美合資)塘沽瓦特斯閥門網(wǎng)站”,顯示的是沃茨公司的網(wǎng)站。沃茨公司在其網(wǎng)站上端的顯著位置使用了瓦特斯公司“TWT”圖形商標及“瓦特斯閥門”字樣。瓦特斯公司稱沃茨公司的行為構成商標侵權及不正當競爭,故起訴請求:沃茨公司等停止侵權,賠償經(jīng)濟損失。百度網(wǎng)訊公司和百度在線公司在接到瓦特斯公司的起訴狀后,采取技術措施下線了涉案信息關鍵詞推廣。
法院認為,沃茨公司的網(wǎng)站上端未使用其銷售的自有品牌或其他品牌產品的商標,只突出使用了“TWT”圖形商標,會讓消費者產生誤解,混淆商品來源和經(jīng)營主體,并非商標的合理使用,構成商標侵權。沃茨公司以供應商瓦特斯公司的字號作為關鍵詞進行網(wǎng)絡推廣以提高其網(wǎng)站點擊率,具有“搭便車”的故意,足以使相關公眾對市場主體及產品來源產生混淆和誤認,從而獲得不正當利益,構成不正當競爭。企商公司、百度網(wǎng)訊公司和百度在線公司因沒有共同侵權的故意或過失,并且履行了權利通知刪除義務,不承擔侵權責任。故,判決沃茨公司立即停止侵權并賠償瓦特斯公司12000元。一審判決后,雙方均未上訴。
【典型意義】本案系一起品牌產品代理商在網(wǎng)絡推廣過程中較為隱蔽地搭供應商便車的商標侵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主要涉及銷售代理商對供應商字號及商標的合理使用問題。案件的特殊性在于,作為代理商的沃茨公司,在代理銷售瓦特斯閥門產品的過程中,將供應商的字號“瓦特斯”作為關鍵詞進行網(wǎng)絡推廣,且在使用了瓦特斯公司“TWT”圖形商標的網(wǎng)站宣傳中,既有其所代理銷售瓦特斯公司的閥門產品,又有其銷售的其他品牌閥門產品。對沃茨公司被控侵權行為進行定性和歸責時,應綜合考慮沃茨公司對瓦特斯公司商業(yè)標識使用的主觀意圖及具體方式等因素,對其使用行為的合理范圍加以具體分析和界定。商標和字號作為標識性權利,可以起到區(qū)分商品來源和經(jīng)營主體的作用,網(wǎng)絡推廣作為一種新型的營銷手段,正被越來越多的經(jīng)營主體采用。本案沃茨公司是瓦特斯公司的代理商,其用供應商的字號作為搜索關鍵詞以提高網(wǎng)站的點擊率從而促成其所代理產品的銷售,原本無可厚非,但沃茨公司同時也銷售其他品牌的閥門產品,在網(wǎng)站上突出使用瓦特斯公司的“TWT”圖形商標,并不是為了說明或者描述自己的商品,也非通過使用該商標來指明瓦特斯公司的商品,混淆了商品來源,在鏈接網(wǎng)站上存在混淆性內容,超出了合理使用的范圍。沃茨公司以瓦特斯字號作為關鍵詞并在網(wǎng)絡推廣中嵌合商標不合理使用,構成商標侵權和不正當競爭。本案對于規(guī)范品牌代理商的網(wǎng)絡經(jīng)營行為具有重要意義。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