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馬云的一份最新內部講話實錄在朋友圈熱傳。這堂公開課面對的是入職一年內的800余名新員工,內容既涉及云端的美好夢想,也說到當下的瑣碎現(xiàn)實。在談到KPI(績效考核)時,他表示,每個人都恨KPI,但如果沒有結果導向、沒有效率意識、沒有組織意識,理想就會成為空話。
“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xiàn)了呢”。這句廣為流傳的“名言”,是馬云以及很多夢想成真者親身經(jīng)歷的寫照,讓一干后來者熱血沸騰。然而,這只是話的前半句、故事的前半段。此次內部講話說到KPI,說到“如果你在乎、熱愛你的工作,你會早起”,正好接續(xù)前言,構成了故事的全貌。正如我們小時候就知道的那樣,“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馬云,以及很多光鮮亮麗、功成名就的夢想家身后,從來都不會缺少“拼命三郎”式的實干支撐。單提堅持夢想并沒有多大意義,強大的理想情懷加上踏實的現(xiàn)實奮斗,才可能讓夢想照進現(xiàn)實。
世界上最快樂的事,莫過于為夢想而奮斗。相信我們每一個人,都曾有過大大小小的夢想,也都多少品嘗過美夢成真的滿足滋味。只是或許歲月庸常太易磨滅少年心志,或許隨著年歲漸長圓夢難度加大,于是有些人不再敢做夢,只剩按部就班地干活,用行動的忙碌掩飾思想上的將就;有些人則只會做夢,只想投機取巧地等“風”來,用話語上的天花亂墜遮蓋行動上的一事無成。前者精神已死,將本可擁有無限可能的日子過得味同嚼蠟;后者表面華麗,可待一陣風過之后,怕只會是褪掉偽裝、重摔在地。這兩類人看似不同,實則皆因未能處理好夢想與現(xiàn)實的關系。
關于夢想與現(xiàn)實的辯證法,很多人不是不知,而是太容易知難而退,進而不敢想、不敢干。有研究表明,一個人從零開始到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只需要7年的時間。所以每個人的一生,只要好好利用,都可能是鋼琴家,書法家,植物學家……既然生命可以綻放得這般絢爛,又何忍沉沉睡去,又何苦自甘沉溺井底?世界很大,風景很美,機會很多,讓夢想取代鬧鐘叫醒我們,讓我們行動起來去拓展生命的多重維度,這只有一次的人生一定會更加美麗。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